關鍵字:海馬迴
-
疫情當前如何照護失智長者? 醫:「3動」缺一不可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183依據台灣失智症協會109年最新調查推估,65歲以上的老人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每5人即有1位失智患者,且有每5歲盛行率倍增的趨勢。李嘉富主任說明,當大腦進入病變退化,並伴隨性情大變、妄想、幻覺和失去學習簡單事物能力等認知功能問題時,即可能為失智,得接受持續性協助治療。 -
以為健忘其實失智已悄悄找上門? 從10件小事來判斷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434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主治醫師葉伯壽表示,「記憶減退」是許多人面臨的問題,部分的生理原因在於人類形成短暫記憶的主要大腦區域海馬迴(hippocampus),會隨著年紀增長逐漸萎縮,有研究顯示,在年過50歲之後,海馬迴的體積以每年1%至2%的速度逐漸萎縮。 -
青少年難相處? 專家建議爸媽先搞懂孩子大腦
醫美減重 / 心靈成長5998現代社會中,與青春期的子女相處溝通,一直是許多父母頭痛的問題,尤其是在和青少年對話時,常常得不到答案與回應,或是青少年在家中,喜歡把自己關在房間,不愛和家人相處,家庭聚會中也看到青少年不斷地滑手機,不愛交流說話,父母即使是想要主動表示關心也不得其門而入。臺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賴柔 -
夢由心生? 醫:大腦潛意識的祕密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8733現代人生活工作壓力大,睡眠品質相對比較差,也常常有人因為作夢被嚇醒,甚至影響到白天日常生活。我們的睡眠與夢境究竟存在什麼關係呢?而在睡夢中,大腦又扮演著什麽角色?人會作夢源自於大腦何種機制?惡夢的成因,是心理因素抑或是生理因素呢?讓我們一起探究睡眠與夢境的關係吧。 -
年輕多運動存「腦」本 預防失智要趁早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06據統計,全球平均每3秒就新增1名失智患者,專家指出,定期運動、腦部訓練、參與社交活動等,便能有機會抑制認知功能障礙;如果天天做有氧運動,腦部海馬迴體積會增厚,可有效延緩認知功能障礙問題。 -
今年是民國幾年? 簡單問題答不出恐潛在失智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153「今年是民國幾年?」、「今天中午吃過什麼菜?」要回答這些問題,再簡單不過,但如果連這都答不出來,恐怕就是罹患了失智症,醫師建議,年節親友團聚,透過簡單的失智症考題,可檢測家中長輩是否有失智狀況。 -
跳舞可預防腦退化 有益老人平衡與記憶力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382德國馬格德堡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總監Kathrin Rehfeld博士,同時也是該研究的負責人表示,他們找了平均年齡為68歲的老年人參加研究,研究時間長達18個月,兩組分別在每周學習舞蹈課程以及耐力訓練,研究目的是想找出哪些運動類型對於大腦最有幫助。 -
全台近二百萬糖友注意 阿茲海默症恐悄悄來襲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376該項研究負責人為高醫神經學科副教授、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神經科主任楊淵韓,他指出,糖尿病患者代謝異常,糖化代謝產物使得血管的血流灌注下降,以致腦部長期處於缺氧與養分不足的狀態,細胞容易老化與死亡,進而引發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