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泛自閉症
-
家有特殊需求兒少親子間如何相處? 專家提出4大建議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6520在養育發展遲緩、過動、特殊需求等孩子時,絕大部分家長常不知如何教養,情緒失控時,就嚴厲打罵。衛福部統計,我國113年共有6080起家內受虐兒少案件,其中過動、發展遲緩等特殊需求者占近2成,另外,這類青少年也可能成為施暴者,對長輩作出暴力行為。 -
善用情緒光譜幫助孩童學習情緒表達 增進親子雙向互動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830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部長周立偉表示,因減班、停課和限制外出,對於家有學齡前或特殊障礙孩子(發展遲緩、過動)的家長是一大挑戰。由於孩童缺乏社交和戶外活動,使得大腦無法有效處理身體感官系統接收到的訊息,容易產生焦慮、擔憂、恐慌等負面情緒,因而影響彼此的耐心,使得孩子不受控時,大人也變得暴躁易怒。這也是每當疫情趨緩,民眾都亟欲出門遊玩的原因。 -
自閉症高風險群 嬰兒期做腦部斷層可提早揪出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798
透過核磁共振掃描發現,在這些自閉症症候群(ASD)高風險的嬰兒中,等他們24個月大的時候,被診斷出有自閉症症候群(ASD)的有15人。該研究亦發現,這些嬰兒與其他無自閉症症候群(ASD)的嬰兒相比,在12至24個月時腦部生長速度很快,而且同時出現了一些自閉症的跡象。 -
孩子太白目?! 當心亞斯伯格症作怪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472這陣子爭議不斷的臺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就曾說過,他之所以受媒體喜愛,就是因為講話白目、不看人臉色,有新聞爆點,但他之所以會這樣實在要歸咎於亞斯伯格症。與其他的泛自閉症障礙比較起來,亞斯伯格症患者仍相對保有語言和認知發展,只是偶爾會出現肢體笨拙,以及語言表達方式異常等狀況,但是,這些通常不作為醫師診斷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