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汙染
-
乾眼症角膜破皮別亂點眼藥! 醫:治療新選擇加速修復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4665許多人平常眼睛乾澀不舒服時,常自行在藥局購買涼感眼藥水來緩解症狀,不過眼科醫師提醒,這類眼藥水通常含有「薄荷醇」成分,除了清涼感,可能還有血管收縮素,長期使用恐對眼睛過度刺激,進而導致乾眼症,若眼睛出現破皮傷口,很可能已對眼睛造成危害,應特別留意。 -
3招防肺癌!EGFR突變轉恐復發轉移 醫揭1治療降風險
癌症新知 / 肺癌6789在台灣,肺癌是10大癌症中「發生人數最多、晚期確診比例最高、死亡率最高」的3冠癌王,嚴重威脅國人健康。為呼籲全民正視肺癌的威脅,台灣癌症基金會邀請國民好媳婦佩甄擔任肺癌衛教大使,鼓勵民眾一起加入「測一下肺怎樣」行動,提醒高風險族群定期接受篩檢、及早揪出肺癌,早期治療增加治癒機會! -
聰明攝取酸菜魚降低鈉危害 想補充纖維別再把菜丟鍋中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678文化大學營養系副教授翁德志表示,任何人吃這道菜都必須留意,酸菜魚口味太重,容易超過每日鈉攝取量,對於腎臟功能健全者,身體調節機制較無問題,但是本身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腎臟衰竭等慢性病族群,需要特別小心鈉含量攝取不超標。 -
骨折手術要提防感染、骨髓炎! 圖解骨折術後照護重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9407「骨科手術的傷口很怕感染,如果感染無法控制,便得將植入物、人工關節移除,然後需要長時間的換藥,等到感染改善後再想辦法關閉傷口,往往需要3至6個月以上。」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呂憲宗醫師指出,「為了降低傷口併發症的風險,可以多管齊下,包括把血糖控制穩定、避免手術低體溫、使用手術後負壓傷口照護系統等,讓傷口順利癒合,能夠減輕患者與家屬的壓力,也能避免許多衍生的醫療花費。」 -
康芮颱風逼近!慎防類鼻疽和登革熱疫情 及早做好防範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626疾管署今(29)日宣導,民眾颱風天應儘量待在室內避免開窗,出入室內外皆佩戴口罩,同時要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預防類鼻疽感染。而颱風來襲前應主動清除積水容器,並於雨後加強「巡、倒、清、刷」,清除病媒蚊孳生源,防止感染登革熱。 -
減重總是卡關?小心「瘦素阻抗」在搞怪! 補充硒有解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456鄧雯心醫師坦言,不少減重者選擇一味少吃,卻不知身體發炎和荷爾蒙異常,這些狀況會導致許多營養素和微量元素消耗快速,反而無法達到減重的目的。因此,建議在專業醫師的評估下,選擇醫療級的活性硒口服,或是補充高純度活性硒點滴,能更快速提供抗發炎、改善胰島素及瘦素阻抗。 -
美國麥當勞大腸桿菌食物中毒1人亡! 3重點防食物中毒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463美國麥當勞爆發大腸桿菌疫情,自9月下旬起,累積49起病例,遍布西部10個州,大部分集中在科羅拉多州、內布拉斯加州,已造成1名老年人死亡,疫調發現,幾乎所有毒物中毒患者均食用過四盎司牛肉堡。 -
及早防肺癌降低死亡率 醫籲:40歲成人每年需檢查1次
癌症新知 / 肺癌6149振興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陳威廷強調,早期預防和早期治療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關鍵,建議40歲以上成人每年接受1次胸部X光檢查,高危險族群可2年接受1次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有家族病史者則應與醫師討論適當的檢查頻率,以真正達到預防肺癌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