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水管
-
異位性皮膚炎一直好不了 有可能是「微循環」出問題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729許多人過敏常反覆發作,治療不得其法,現代醫學發現,身體之所以出現過敏症狀,源自於體內累積許多無法代謝的毒素,負責排出毒素的管道又受到阻礙,追根究柢,這與人體「微循環」系統暢通與否,實屬相關。 -
男子便秘腹脹竟大腸癌上身 這些危險生活習慣要避免
癌症新知 / 腸癌4063國泰健康管理營養師王盈堤表示,飲食西化喜歡油炸油煎食物、喜歡吃牛羊豬等紅肉、蔬菜纖維攝取不足,都會導致腸道蠕動緩慢,讓蛋白質分解產生的廢物氮沒有辦法如期排出,很可能就影響了腸道健康導致大腸癌風險上升,然而只要改善生活飲食習慣,增加纖維攝取量,就能先改善腸道蠕動。 -
氣喘誘因百百種 杜絕過敏原超前部署看這裡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632氣喘是呼吸道慢性病,需要長期控制才能降低呼吸道發炎及氣喘惡化機會,避免影響肺功能或造成肺纖維化的合併症。 -
她小腿遭麝香豬吻 傷口潰爛被細菌生物膜覆蓋難癒合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4293黃姓婦人被寵物豬咬傷後,自行在家護理約3至4個月,仍不見傷口癒合,年前終於因傷口持續疼痛難耐而就醫。羅東博愛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醫師林唯農表示,黃婦就醫時傷口大小約為5平方公分,已有感染情形,可清楚看見傷口上層被細菌生物膜覆蓋,阻礙傷口癒合。 -
身體微循環出現障礙導致缺氧 血壓升高恐是代償反應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988暢銷書《優氧》作者張安之指出,動脈就像馬路底下的大自來水管、微血管如同家裡水龍頭的小水管,大動脈固然很重要,但如果廚房的小水管堵住了,就算大水管再怎麼暢通也無濟於事。身體的血液從心臟出來,經過動脈接到微血管,再經由靜脈回流至心臟,身體的每個細胞透過微血管獲得所需的營養和氧氣,也透過微血管將身體的代謝廢物送走,這個現象稱為「微循環」。 -
下肢腫痛不良於行 竟是10年前膀胱腫瘤復發引起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202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郭忠和指出,許多人都有下肢水腫疼痛經驗,但大部分下肢腫痛係因肌肉筋膜發炎所引起,其次為腎功能不佳或是心臟功能不佳引起的水腫,而極少數下肢水腫是因為腫瘤引起的。郭忠和表示,該名患者至門診時,左下肢外觀大腿、小腿均勻腫脹,這與一般下肢水腫不太一樣,像是水管塞住下肢回流,而引起腫脹。但經下肢血管超音波檢查並無阻塞,而心臟及腎臟功能亦正常。 -
寶寶喝什麼水最健康? 兒科醫師不藏私解答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282關於飲用水,爸媽一定要有正確的觀念才行,因為如果讓寶包喝錯水,拉肚子事小,就怕造成生命的危害!原因有2,第1就是寶包的消化系統才逐漸發育,其中很重要的胃酸,它有殺菌功能,然而嬰幼兒的胃酸濃度沒有成人來得高,所以殺菌功能較不佳,細菌就容易通過胃部到達腸道造成感染;第2是他們腎臟功能尚未成熟,一旦攝取過多礦物質,甚至單純攝取過多水分,就可能導致中毒。以下阿包醫生就來簡單說明正確嬰幼兒的飲用水須知。 -
感熱紙收據含雙酚A 避免汙染專家教你這樣做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113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理事李俊璋指出,在生活環境中,到處都有化學物質,如何和平相處,看懂怎麼吃、怎麼用,可是一門學問。李俊璋說明,生活中的毒物劑量逐漸累積,一旦負責代謝活化的肝臟等無法負荷,身體就會生病,因此,在飲食上應該遵守「安全容許量」,才能減少毒物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