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氣候變化
-
企鵝家族受小腦萎縮症煎熬 中醫改善多管齊下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165長期犯頭暈的64歲婦人,接受貧血、低血壓治療皆不見改善,4年前就醫確診為小腦萎縮症。婦人頭暈的情形不同於一般,發作時只要稍微活動就很吃力,走路步履沉重且平衡感變差,由於神經統合能力不佳,往往需要花上一些時間「暖機」才能踏出步伐。此外,婦人吃東西還常常嗆到,還合併貧血、胃潰瘍、胃食道逆流等症狀纏身,苦不堪言,後來接受中醫治療,3周後症狀開始減輕。 -
冷空氣南下溫差7度以上 慎防氣喘過敏發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09入冬後,第一波冷空氣即將南下,台灣胸腔科重症醫學會理事長林孟志提醒,民眾早晚一定要注意保暖,國外研究顯示,溫度差異達攝氏7度以上,容易就誘發氣喘、過敏發作,氣喘患者及高危險群務必提高警覺。 -
齒列不正成因多 鼻過敏導致張口呼吸恐惹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34除了暴牙、戽斗、牙齒凌亂的人以外,越來越多人為了追求好看的牙齒而進行矯正已是常態,但咬合不正到底是先天因素還是後天造成呢?其中不乏因過敏性鼻炎而形成的口腔問題。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不少人總將打噴涕、流鼻水、鼻塞誤以為感冒,然長年鼻塞而習慣性張口呼吸,長久下來門牙容易向外突出恐影響臉部發育及齒 -
適度保暖及運動 關節炎患者拒當身體氣象站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24入冬之後,氣溫漸低,早晚溫差相當大,對於關節或慢性疼痛的病患來說相當苦惱,身體宛如氣象台,隨著季節或氣候改變波動,症狀時好時壞,復健科醫師建議,試試溫和熱敷、水療及正確運動等方式,緩解不適症狀。 -
從關鍵字看肌膚變化 冬季臉部保養品調查揭曉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327年度關鍵字分析將資料以3個月為1個區間做劃分,利用自然語言分析關鍵字,從中可看出整年度的肌膚變化,從一整年的關鍵字可得知,肌膚狀況隨著季節變化,網友們討論的話題,也因肌膚狀態的不同,而隨之改變 -
冬季乾冷皮膚變差 中醫:氣血充沛肌膚才健康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998「冬天是皮膚的殺手」許堯欽說,就傳統醫學的角度來看,寒與燥是傷害皮膚的兩大原因,天氣乾冷時,人體表皮層血管收縮,以減少熱量的散失,以致血液循環減慢,降低皮脂腺與汗腺功能,水分與脂肪含量大減,皮膚就會變差。 -
美女斷開乾癬糾纏 找回天生麗質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348美國福特中醫大學教授葉金隆醫師致力於乾癬治療研究近半世紀,他指出傳統中醫治療乾癬,常以涼血解毒、清熱除濕、排毒化瘀為主,這種療法雖然符合中醫對症下藥的法則,但它的效用只局限於體質調整,並沒有對乾癬發病的主因作任何治療,皮膚上的癬斑只是乾癬的症狀,而體內免疫系統紊亂才是乾癬的真正病源。 -
假流感真過敏 別再傻傻分不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90其實感冒或鼻過敏分辨不易,因感冒前3、4天症狀與過敏都一樣,但感冒可能會發燒、咽喉腫痛,進而分泌黃白鼻涕或痰,這種症狀最多維持一、兩周。而鼻過敏則是流清水鼻涕,且為常年發作,不停地發作,特別是氣候變化的時候更為嚴重的發作,是為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