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死亡案
-
越南麻疹疫情燒 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均有越南旅遊史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502疾管署今(15)日公布國內新增1起麻疹群聚事件及2例境外移入麻疹個案。該起群聚感染事件為2名未滿1歲男嬰,皆曾於3月24日與境外移入個案有相同活動史,分別於4月3日及4月4日出現發燒、流鼻涕等症狀,經就醫採檢於4月11日確診,此為國內今(2025)年第2起境外移入個案致本土群聚事件。本起群聚事件累計確診3例,衛生單位已掌握2名男嬰相關接觸者共524名,預計監測至4月25日。另新增2例境外移入個案分別為中部1歲多男童及北部30多歲女性。2名個案均有越南旅遊史(分別至金甌省和富國島)返國後發病,經就醫通報檢驗確診。 -
新增百日咳家庭群聚2個月大女嬰染疫 同住家人也中鏢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389根據疾管署的報告,這起新增的2例百日咳確診病例均來自南部一個家庭群聚,且都與3月20日確診的2個月大女嬰有關。該名女嬰自3月初起出現咳嗽症狀,且伴隨嘔吐和哮喘等症狀,經多次就醫後,於3月中旬被懷疑為百日咳並住院治療。 -
4月8日起3類高風險族群 符合資格快打第2劑新冠疫苗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614疾管署統計,近日呼吸道病原體活動仍活躍,多種型別病毒同時流行,近4週檢出仍以流感病毒占比最高,達23%,副流感、鼻病毒占比也明顯增加,各占15%。此外,上週新增1例新冠死亡案例,疾管署表示,65歲以上長者等3大類族群可於4月8日起施打第2劑COVID-19病毒株JN.1新冠疫苗。 -
短效麻醉劑存致命風險! 臨床施打「牛奶針」不可不慎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681牛奶針的主成分是「丙泊酚」,使用大豆與花生作為賦形劑,呈現乳白色,因此得名。透過靜脈注射後,丙泊酚能讓人快速進入昏睡狀態,並抑制呼吸和心跳,血壓隨之下降,主要用於臨床麻醉和鎮靜。然而,由於丙泊酚代謝迅速,患者通常能夠快速從麻醉中恢復,醒來時感覺較為清醒,不會有昏沉感,也較少出現宿醉、頭暈或噁心等不適。 -
國內腸病毒、流感發威 疾管署:疫情皆創同期10年高點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479國內腸病毒、流感疫情不斷升溫,病例數雙雙創同期10年高點,疾病管制署今(3)日表示,預估腸病毒會在12月中旬達到高峰,單周就診人次恐達3萬人,疫情將持續到學童放寒假、1月中下旬才可能脫離流行期。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也透露,今年腸病毒疫情冬天高峰比夏天還高,且個案數是過去10年來最高的1年,所幸目前重症數不多,為了防止感染,民眾一定要注意使用肥皂勤洗手。 -
氣溫下降流感上升!43歲婦人咳嗽1週 掛急診當日病逝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273隨著氣溫下降,流感疫情恐升溫,國內上週增加17例流感重症,其中有8例死亡!1名43歲婦女本身有甲狀腺代謝異常的疾患,未接種本流感季的疫苗,咳嗽一週後因發燒、呼吸急促而掛急診,不幸症狀迅速惡化,當日即因肺炎、呼吸衰竭、肺水腫病逝。 -
40多歲婦人染H1N1 住院7日併發肺炎、呼吸窘迫病逝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213國內自今年10月起至11月11日止,累計流感重症超過2百例,其中有26例死亡,人數已創下10年同期新高,疾管署今(12)日表示,最年輕的死亡個案為1名40多歲的婦人,沒有接種當季流感疫苗,10月中旬出現咳嗽有痰、呼吸困難,因症狀持續一週未有好轉而就醫,PCR檢驗感染H1N1,雖住院期間有使用流感抗病毒藥物治療,卻在入院第7日因併發肺炎及急性呼吸窘迫不幸過世。 -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與米酵菌酸有關? 醫解析可能原因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521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今(28)日又再增3例個案,目前共累計17例,關於造成食物中毒的的原因眾說紛紜,有些人甚至認為是店家下毒所致,姜冠宇醫師表示,其實說是下毒是比較驚悚了一些,他覺得是食物未適當保存而發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