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正子造影
-
容易健忘還伴隨這些症狀 當心「年輕型失智症」恐上身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21153歲呂先生是一名搬運工人,近來他發現過去熟練的搬運工作似乎「愈來愈難」,總是不小心勾到電線或擦撞牆面;58歲何女士則是經常有思緒不流暢的困擾,話到一半會停頓,甚至說話內容常常和心中所想不符。這些「不對勁」的感覺讓他們困擾已久,經過羅東博愛醫院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檢查才發現竟罹患了「年輕型失智症」。 -
突破晚期攝護腺癌治療瓶頸! PSMA抗原檢測診療合一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1067674歲的服飾業退休老闆蔡先生,早年健檢發現PSA偏高,誤信只是尋常的發炎,拖了4年,再次因「蛋蛋緊緊的」就醫,檢查已是轉移性攝護腺癌,癌細胞轉移全身,陸續接受手術與荷爾蒙藥物等治療,但治療一段時間後,病症惡化,屬於轉移性去勢抗性攝護腺癌。幸好後來透過更精準的PSMA正子造影檢查,發現適合接受精準放射標靶治療,第一次治療後便明顯緩解疼痛、精神恢復,不僅重拾日常,更在高爾夫團體賽中奪冠。他以自身經歷呼籲:攝護腺檢查不可忽視,及早發現才能守住健康人生。 -
失智症前兆別輕忽 醫師呼籲「輕度認知障礙」及早治療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961從客廳走進臥室,卻想不起要做什麼事情。重複提問同一個問題,或是話說一半,就忘了接下來要講什麼。這些看似老年退化後常見的問題,卻是失智前兆。醫師提醒,這時應還處於「輕度認知障礙」(MCI),只要接受評估、治療,使用藥物,就能有效延緩惡化。 -
大腸癌常見致病原因公開! 醫直言及早做1動作可預防
癌症新知 / 腸癌804845歲張先生日前出現血便症狀,起初以為只是痔瘡造成的出血而不以為意,沒想到持續一段時間都沒有好轉,在家人的勸導下,才決定到大腸直腸外科門診進行更詳細的檢查。醫師為其安排大腸鏡檢查,發現直腸距離肛門口約7公分處有1個約4公分的腫瘤,切片化驗結果顯示為惡性腫瘤,並確診為「直腸癌第二期」。 -
幼童流感重症裝葉克膜救命 意外找出頑固型癲癇病因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164約4分之3的癲癇病人可透過藥物改善症狀,但小靖屬於「頑固型癲癇」,嘗試過多種藥物治療皆無效,多數時間都臥病在床。直到去年小靖在加護病房病況危急時,持續安裝葉克膜1星期才得以維護生命存續,沒想到出院後癲癇不再發作,直到3個月後才又再次復發。 -
國衛院新3T磁振造影 大腦神經束一眼可看穿!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423國衛院副研究員郭立威指出,這套系統平台是由國衛院團隊自主研發整合,並與台灣大學醫學院曾文毅教授團隊共同合作,未來將可透過不同尺度的梯度磁場系統,進行臨床應用及臨床前動物模式的影像研究。 -
失智症不是只有阿茲海默 透過影像檢查可以早期確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62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長暨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研究副院長胡朝榮表示,失智症可分為3大類,分別是腦神經退化造成的退化性失智症、腦血管疾病造成的血管性失智症,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續發性失智症,其中以退化性失智症居多,阿茲海默失智症就占了約6至7成。由於失智症早期症狀與老化類似,例如記憶變差、說話會中斷或忘記詞彙、比較難回想事情等,因此容易被忽略,甚至就醫後也未能正確診斷失智類型。 -
畸胎瘤生於頸部多為惡性 醫呼籲及早治療以免奪命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4676蔡青劭醫師表示,畸胎瘤源自胚胎時期的生殖細胞,因於母胎時期就形成腫瘤,故能從中找到不規則狀的毛髮、骨骼或肌肉細胞。然而,約95%至98%的畸胎瘤為良性,存在卵巢或睪丸中,僅少數2%至5%的畸胎瘤生於頸部,且多為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