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標靶治療
-
這些名人因罹惡性「膠質母細胞瘤」離世 新療法現生機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11188約有3分之1腦瘤屬於原發性惡性腫瘤,其中一半為惡性「膠質母細胞瘤」,可以用「來無影、去無蹤」來形容此疾病,症狀為頭痛、語言障礙等,部分病友則完全沒有症狀,在接受健檢時,意外得知自己罹患腦瘤。 -
乳癌權威醫師談乳癌治療演進 術中放療可以提高完治率
癌症新知 / 乳癌12459乳癌治療的演進,從過去手術把整個乳房拿掉,進一步走向房保留手術,再到化學藥物的發展、標靶治療、再進步到免疫治療、細胞治療等新療法。而乳房治療手術在部分切除上,則需要搭配放射性治療,也就是在乳房部分切除部位進行放射性治療,這與過去整個切除乳房比起來,從過往30、40年的研究報告顯示,兩者的存活率、復發率是一樣的。 -
癌症治療為何朝向中西醫整合? 醫師盤點5大關鍵要點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7700台灣是1個醫療密度高,發展良好的寶島,兼之除西醫主流醫學外,尚承襲了傳統中醫,故而國人能有不同的選擇。隨著癌症治療的進步及慢性化,癌症治療的副作用、體質改變及免疫的恢復,已成急迫的議題。 -
4旬婦人不抽菸竟罹患肺癌! 早期術後輔1療法喚醒免疫
癌症新知 / 肺癌13913隨著政府推廣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有助於民眾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但臨床觀察早期肺癌儘管術後搭配輔助性化療,復發率仍相當高,所幸輔助性治療目前已進入到精準治療的年代,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內科主任、胸腔內科主任、肺癌團隊負責人涂智彥醫師表示,特別是這幾年標靶治療及免疫治療的輔助,有機會可以幫助患者降低疾病復發率進而延長病患的存活率。 -
癌症次世代基因檢測明年納健保 專家解析6大常見問題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4105為讓癌症病人能精準用藥,衛福部規劃,明年第2季將「次世代基因檢測」(NGS)納入健保給付,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在首次會議中,專家對於給付癌別、方式等已達共識,他有信心在12月21日第2次會議就可以定案,明年上半年順利上路。 -
肺部健康要先顧!定期檢查揪病兆 搶纖維化前治療才好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571新冠肺炎盛行後,民眾開始會留意肺部感染所造成的健康問題,其中肺纖維化初期症狀不明顯,民眾難以察覺,因此確診時常已近晚期,造成不可逆的傷害。聯安診所胸腔科醫師蔡哲龍提醒,預防勝於治療,建議民眾可定期進行肺部健康檢查,唯有搶在肺部出現徵兆前,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治標又治本。 -
最常見的原發性惡性腫瘤! 醫師解析膠質瘤特徵與治療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6781惡性腦瘤可能影響腦部功能而造成各式各樣的症狀,根據腫瘤起源,可區分為原發性腦瘤或續發性腦瘤。陳科廷醫師說,針對原發性腦瘤,手術治療的目標是安全最大化手術切除,希望在保存腦部功能的狀況下,盡量移除腦部腫瘤;針對續發性腦瘤,手術切除通常扮演輔助治療的角色,希望讓患者盡快恢復,以接受後續治療。建議患者要跟醫師詳細討論,共同擬定合適的治療策略! -
吃素也能進補嗎?補冬掌握3大要訣 為來年健康打基礎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564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林源泉強調,民眾只要把握「適當飲食」、「忠於原味」、「減少油脂」3個原則,就可健康補冬了,也呼籲民眾,對於進補有任何疑問,最好先諮詢合格專業的中醫師後,再選擇針對自己體質合適的藥材及方式進補,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