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標靶治療
-
女子長期下腹痛 摸到身體硬塊才知已大腸癌末
癌症新知 / 腸癌3917馬偕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醫師劉建國表示,惡性腫瘤如併發腹膜轉移,治療上相當棘手,病人通常生活品質不良,存活率也較低。此外,一旦腹膜腫瘤轉移,因為腹膜血漿屏障關係,化學治療與標靶治療在腹膜灌流濃度很差,治療效果大都不佳。以往大腸直腸癌且腹膜轉移患者存活期往往不到1年,即使接受化學治療加上標靶藥物治療,僅能爭取6至9個月存活期,顯見這類癌症之險惡。 -
親友推薦的偏方真的有用? 用藥前先釐清這3項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726中醫師王瑜婷說明,大部分癌友都會對放療、化療、標靶治療所產生的副作用感到焦慮,以致想尋求其他偏方,建議病友在使用前,應該先充分了解自己的「腫瘤期別」外,「自己的體質」、「藥物的性質功效」。 -
中醫輔助減輕化療副作用 維持骨髓造血正常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053中醫師陳瑞聲醫師表示,許多癌症因確診不易,不少人突然得知罹癌,第一時間都難以接受。癌症目前主流治療以化療、標靶治療、放療為主,其所產生的副作用會造成免疫功能不足,骨髓抑制嚴重可能引發細菌感染敗血症。想減輕患者痛苦的唯有保護骨髓功能,盡量少受化療標靶藥物傷害,這樣才能真正輕鬆做化療,治療才會順利。 -
婦人被自己的打呼聲吵醒 就醫檢查發現晚期肺腺癌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3603台灣1年新增1萬3千多名肺癌患者,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醫師指出,早期肺癌沒有症狀,等到患者因為喘、咳嗽、疼痛,或是其他症狀而就醫,多數已是晚期。 -
交大與北醫攜手膜蛋白癌症追蹤研究 大數據掀起抗癌新革命
癌症新知 / 乳癌3981交大生科院教授楊進木表示,膜蛋白是目前疾病診斷及治療最重要的標靶,但也是最困難的研究議題,膜蛋白已被認為與諸多癌症息息相關,如果解開其如何透過蛋白質交互作用,進而調控生化途徑導致癌症形成,有助於從根本找出治癌方法,將對癌症診斷與標靶藥物發展有重大影響。 -
攝護腺癌治療選擇 醫師解析根除、微創標靶、放療優缺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4776臨床上多數早期攝護腺癌病患常在健檢抽血或是良性攝護腺肥大出現症狀時,進一步切片檢查才發現。臺北市立萬芳醫院泌尿科醫師蕭志豪表示,局限性的攝護腺癌(stage T1~2)、尚未擴散轉移,可考慮選擇達文西腹腔鏡攝護腺根除手術、海福刀微創標靶治療及放射線治療等3種治療方式,來根除癌細胞。 -
乳癌治療人工血管拆不拆? 調查:7成癌友想擺脫
癌症新知 / 乳癌108乳癌防治基金會公布1項以台灣乳癌病友為對象,所進行的人工血管裝置問卷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只要情況許可,7成癌友希望盡快移除人工血管,如果出現過感染症狀,則是百分之百希望遠離人工血管。 -
這7種衰老症狀可能是血白病徵兆 醫師提醒3大迷思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320王銘崇強調,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是否需要進行治療需要醫師嚴謹判定,民眾應遵照醫囑追蹤或治療,若有疑問應主動與醫師討論,切勿自行尋找坊間偏方,避免因服用類固醇,造成白血球下降或淋巴結變小的短暫假象,長期下來產生不良副作用,讓患者破財又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