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核子醫學科
-
這癌全身17處器官都可能發生 賈伯斯因發生在胰臟病逝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12197神經內分泌腫瘤可能發生在全身17處以上器官,且隨著發病位置不同而有變化多端的症狀,早期診斷困難造成拖延,統計顯示病友自發病到確診平均經過6年,且5成病友確診時已是發生腫瘤轉移,治療更複雜。 -
避免心臟猝死憾事發生 定期心肌掃描檢查排除心臟危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071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核子醫學科主治醫師韓登宇表示,一般而言,提到心血管疾病時,大家總是會下意識地跟老年人聯想在一起。然而根據美國心臟學會統計,在40至59歲的中壯年中,有5%至6%的人已經有心血管疾病;而其中更有2%至3%的人會發生心肌梗塞。而在20至39歲的年輕人中,雖然發生率不到1%,但也並非心血管疾病的絕緣體。 -
「透視」身體揪出癌細胞 非侵入檢查提升治療精準度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16059歲劉姓男為肺腺癌患者,接受治療一兩年,病情穩定,最近下背痛,以為是筋骨或是肌肉拉傷,至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接受進一步追蹤,抽血發現腫瘤指數CEA異常升高至700多,癌細胞恐已轉移。 -
失智症不是只有阿茲海默 透過影像檢查可以早期確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54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理事長暨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研究副院長胡朝榮表示,失智症可分為3大類,分別是腦神經退化造成的退化性失智症、腦血管疾病造成的血管性失智症,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續發性失智症,其中以退化性失智症居多,阿茲海默失智症就占了約6至7成。由於失智症早期症狀與老化類似,例如記憶變差、說話會中斷或忘記詞彙、比較難回想事情等,因此容易被忽略,甚至就醫後也未能正確診斷失智類型。 -
女聲樂家罹甲狀腺癌 治療後再展歌喉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4615台中一位女聲樂家4年前發現甲狀腺腫瘤,卻擔心手術會影響聲音及頸部留疤,遲遲不願就醫,直到聲音越來越沙啞,不得不尋求醫師協助,所幸透過「經口腔內視鏡甲狀腺切除術」切除病灶,再將切片送驗,證實為惡性甲狀腺乳突狀細胞癌,後續安排「碘-131」治療順利出院,讓她笑說:「能重新唱歌感覺真好!」 -
老翁腰痠以為退化 檢查竟發現攝護腺癌骨轉移
兩性關係 / 男人幫1006 -
老翁腰痠以為退化 檢查竟發現攝護腺癌骨轉移
兩性關係 / 男人幫406478歲許老先生在3年前覺得腰痠,曾接受中醫推拿,但效果有限,家人則認為應該是上了年紀、腰椎退化。日前,許老先生因跌倒導致無法行走,送醫檢查,從X光發現大腿骨疑似長出腫瘤,經病理切片,才確診為攝護腺癌骨轉移。 -
病人動態顯示系統 核醫檢查不空等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078大林慈濟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王昱豐表示,「病人動態顯示系統」是由核子醫學科提供的造影檢查服務項目,核子醫學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為病人檢查及治療,但檢查程序繁雜,加上病人及家屬常不耐久候,所以醫院研發出這套系統,方便病人及家屬即時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