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林家興
-
放長假壓力比報稅季更大? 6成美國成年人有相似困擾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6846即將到來的7天春節連假,你規劃好要做什麼了嗎?除了返鄉與家人圍爐團聚外,也可趁這波假期規劃與家人一同出國旅遊,不過,看似無憂的假期,美國心臟協會 AHA 官方網站於2023年12月的新聞稿指出,79%受訪者認為在假期中,他們太過於將焦點放在為他人創造特別的時刻,卻忽略自身需求。 -
如何提高生活滿意度? 董氏基金會鼓勵:可從此事做起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1603月底剛結束的世界棒球經典賽中,奪下最有價值球員的大谷翔平,在17歲時就寫下人生目標,並督促自己一步步努力前進。擁有目標可以讓我們充滿幹勁、渴望達成,根據一項發表於《幸福研究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相較於目標感較弱的同儕,目標感更強的青少年比較快樂,生活滿意度也較高。 -
社群軟體會讓人上癮!年輕人使用時間過長 憂鬱風險增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142從疫情爆發到後疫情時代,覺得孩子使用網路時間更長、人際互動更加依賴社群平台?你知道孩子使用幾個社群嗎?董氏基金會提醒,要注意!隨著使用社群的時間越長,不管孩子的性格如何,心理健康都會受到影響。根據1份發表於「情感疾患報告期刊」的研究,使用較多的社群媒體可能增加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尤其對具高度神經質與低親和特質者影響更大。 -
行善不需要目的 隨手善舉具「傳染性」影響力超乎想像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080研究顯示,慷慨的行為具有傳染性,接受他人幫助、分享或捐贈者也會相對付出,將自己收到的善意向外傳遞。研究中也發現接受幫助的施者,在有機會幫助別人時,通常比較樂意,心情也會比較好,人在獲得別人幫助的時候,也會誘發善心去幫助別人,形成1個善行的循環。建議嘗試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善舉的民眾,從「關心」周圍的人開始,家人、同事、同學、朋友或公益團體關注的議題。打從內心給予幫忙,像是幫助焦頭爛額的同事買杯咖啡、倒杯水、公益捐款…等,從關心的角度就不會有過多的期待,且量力而為,避免讓善舉變成另1種壓力或負擔。 -
如何減少孩子每日手機使用? 專家建議從4大方向引導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159根據2022年4月發表 於《實驗心理學應用期刊》的研究指出,每日減少使用手機38分鐘以上,有助於提升生活滿意度並增加體能活動。家長可以遵照董氏基金會提出的4種方式,引導孩子每天減少使用手機時間,幫助他們活得更健康。 -
2021年失業率創7年以來新高 保持正念可減少求職憂鬱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486該研究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學者進行,研究對象為平均年齡37歲,有40%為女性,共177位,平均已失業28天,每周以網路調查邀請受試者填寫問卷,像詢問是否感到氣餒或憂鬱等,持續共20周。結果發現,積極求職者比求職態度較放鬆者有較健康的心理狀態。 -
你常常感到孤獨嗎? 覺得自己對他人越不重要越是孤單
醫美減重 / 心靈成長423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林家興說明,過去研究指出,社會支持及正向同儕關係是減少孤獨感的保護因子,當處於暫時性的孤獨狀態,透過朋友及家人陪伴可緩解孤獨感受。年輕女性離開家庭,在外升學或工作時,更依賴同儕的社會支持,在這時代已習慣使用社交媒體與他人聯繫,需思考如何給予有意義的傾聽、關心及社會支持。 -
摸毛小孩助減壓 研究倡導寵物入校園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346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指出,已有相關研究顯示,主人在撫摸、輕拍並與飼養的拉布拉多交談15和30分鐘後,皮質醇水平顯著下降;另一項2017年的研究也發現,15分鐘的寵物治療能立刻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和血壓,這些都證明寵物有助於緩解學生壓力,美國已有數百所大學實施動物互動計畫,在台灣除了重視學生學習成效,應積極幫助他們紓解壓力,建議老師可跟學生討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