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月經周期
-
經前症候群難熬 中醫調理首重肝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3747多數女性都有經前症候群的困擾,41歲的許小姐也是其中一員,最近幾個月除頭痛、乳房脹痛、情緒不穩的情況加劇外,更出現嚴重水腫、失眠、情緒時而暴躁時而低落,影響人際關係及工作效率,所幸經中醫調理及針灸輔助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讓徐小姐重享穩定生活。 -
孕前調理體質 經期正常好孕自然來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866女性可多食用富含葉酸、鈣、鐵的食物,其中綠色葉菜是這三種營養素很好的來源,可多食用。富含葉酸的食材還有:酵母、燕麥、蛋黃、紅蘿蔔、奇異果、蘆筍、豆類等。謝瓊慧主任建議,富含鈣的食物可攝取如牛奶、乳酪、優酪乳、沙丁魚、鮭魚、小蝦、甘藍菜、綠花椰菜、綠色葉菜、黑芝麻、髪菜、昆布、小魚乾、魚脯等。最後含有鐵質的食物有:豬牛羊肉、豆類、乾果、綠色蔬菜、紅鳳菜、櫻桃、葡萄、蘋果等。
-
大齡女子為圓生子夢 中醫調理體質好孕到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820中醫認為女性過了35歲,身體機能會開始走下坡,受孕機率因而大打折扣。中醫師鄭愛蓮說明,卵巢功能衰退、卵子質量也會隨之下降,即便受孕成功,發生流產、早產的機率也比較高。她曾收治一名因月經異常而求診的35歲患者,調理恢復正常後不久便步入禮堂,等到想生孩子時已年屆40,經過中西醫合併治療一年多,終於誕下一女,45歲時再經中藥調理自然懷孕,但礙於母體環境大不如前,工作忙碌未能臥床休養,最終胎兒仍保不住。 -
20歲就閉經? 醫:不當減重卵巢易早衰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4698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謝旭東指出,卵巢早衰常發生於40歲前女性,症狀有月經延遲、量少,甚至閉經,或是出現類似更年期的症狀,如:面色潮紅、烘熱汗出、煩躁易怒、失眠健忘、陰道萎縮、肥胖等,抽血檢查也會伴有低雌激素、高促性腺激素(FSH)等情況。
-
預防婦女病要趁早 把握初經黃金調理期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221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月經是反映女性體內氣血狀態的窗口,古人說,女子以經調為主 ,若經不調,則變病百出矣。而要調理氣血,就得把握女性一生中第一次月經來潮的這一段時間,因為初潮不僅是子宮內膜受到雌激素刺激而發育,也代表女性氣血「正式」運行的開始。 -
生理期喝黑糖薑茶減痛 不見得每個人都適合
兩性關係 / 女人幫5421根據體質狀況和生活習慣綜合判斷,廖芳儀指出,張小姐氣滯夾濕,黑糖薑茶對她來說偏甜膩,不但無法有效改善體內氣行不暢,甚至可能加重體內濕氣。 -
吹風機暖暖包熱肚臍 薰臍療法緩解經痛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057臺北附醫傳統醫學科婦科主任陳玉娟表示,現代人夏天開冷氣、冬天開暖氣,皮膚對冷熱感受失去調節能力,間接影響體內呼吸道與腸胃,尤其夏天許多人吃冰、喝冷飲,容易使氣管、腸胃道受寒;另外戲水、冷水也會讓皮膚受寒溼邪氣的侵擾。 -
現代睡美人 她月經一來「叫不醒」
兩性關係 / 女人幫2370小美曾就多睡的症狀求助過醫師,醫師懷疑可能是腦炎或癲癇,但做了許多檢查都找不到病因。後來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小兒科就診,最後確認為月經相關的多睡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