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春夏
-
體內循環代謝差溼氣難排除 中醫師告誡春夏好發皮膚病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226鄭愛蓮補充,體內循環代謝較差的人,本身體質溼氣較重,加上外部較溼的環境影響,體內溼氣更難去除,此時溼氣就會從皮膚排出,形成溼疹或汗皰疹。春夏交替之際,很多平時控制得當的皮膚病患者,在此時症狀會惡化,皮膚不僅發紅發癢,還冒出小水泡。除了天氣因素,飲食也是關鍵,例如這次清明連假天氣較炎熱,許多人冷飲、冰品不忌口,體內溼氣堆積,溼疹就會更嚴重,因此近期門診的溼疹患者明顯增加。 -
作家劉墉天雨「鞋滑」險摔倒 消基會籲訂鞋具防滑標準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4166消基會表示,市售鞋子所標榜「防滑」功能,許多恐怕並未經過第3方檢驗機構檢測,或並未充分提供經過檢驗的證明,許多運動鞋都宣稱有減震、彈力、防滑功能,價格竟從百元到近萬元價格者都有,作家劉墉在雨天行走的差點滑倒一事,給消費者使用鞋具的安全上,帶來這般的警訊。 -
蜱蟲叮咬恐出現萊姆病 夏日戶外出遊記得這樣穿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14303蜱蟲(Tick),分成硬蜱及軟埤,大部分蜱蟲叮咬的疾病多由硬蜱所造成。硬蜱屬於(Ixodidae)科,為1種8隻腳的節肢動物,它有時張牙舞爪的樣子會讓有些人以為只是同為8隻腳的蜘蛛。蜱蟲靠吸食脊椎動物的血維生,從幼蟲開始就具有吸血能力,包括鳥類,貓狗及人類均可能被其叮咬。蜱蟲平常多爬行於草叢,若人類經過草叢,就有可能導致蜱蟲爬行到人類身上並吸血,通常會爬行至牠覺得安穩的地方,故常常會爬行至皮膚皺摺處。通常蜱蟲叮咬多在春夏季,高峰期常在5至8月。 -
覺得孩子比同學矮一截? 把握轉骨期身高也能逆轉勝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092其實受到飲食西化、營養較充足的影響,台灣人平均身高有成長趨勢,只是隨著生育率降低,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瑰寶,除期盼孩子課業不要輸在起跑點外,在身材方面也希望能成為人中龍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陳欣瑜指出,以西醫學觀點來說,人的一生中有2次生長加速期:分別是出生至1歲及青春期。 -
把握炎夏採取冬病夏治 過敏體質不再受季節威脅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837花蓮慈院中醫部醫師陳中奎指出,成人哮喘、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都可經由此療程改善,除能減緩發作外,氣喘、過敏性鼻炎,以及反覆上呼吸道感染的小朋友也適合,尤其適合不喜服藥的孩童及服藥過多的老年人。 -
全民防疫好成績 流感、麻疹、登革熱較往年同期下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60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劉定萍表示,除腸病毒在流行季卻沒有疫情外,呼吸道傳染疾病,包含麻疹、鏈球菌肺炎、德國麻疹、百日咳確診人數全部明顯減少,麻疹與德國麻疹今年沒有出現病例數,相較2019年同期,下降幅度高達100%;百日咳雖然有4名確診病例,但同樣比較去年同期,下降幅度也有81%。 -
婦人進補過頭眩暈倒地 錯誤飲食習慣埋下禍根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798主治鼻過敏、耳鳴、眩暈多年的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眩暈是前庭平衡感覺系統出現異常才引發的症狀,與一般的頭暈大不相同。眩暈的感受是天旋地轉,偶爾會伴隨有噁心想吐的感覺,急性發作期會失去平衡,容易導致意外發生。至於頭暈則是頭部重重、沉沉的,不會有旋轉的感覺。 -
換季收納衣物噴嚏打不停 醫:塵蟎過敏原是禍首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636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許哲綸指出,氣溫逐漸進入春夏時節暖熱之際,門診陸續出現不少對室塵蟎過敏的患者。由於塵蟎無法以肉眼看見,必須在顯微鏡下觀察,所以被稱為看不見的敵人,而塵蟎喜歡生存在溫暖、潮溼的環境,例如寢具、軟墊及地毯都是塵蟎的溫床,無論是成年人或者兒童幾乎都防不勝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