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早期治療
-
思覺失調不是「卡到陰」! 醫:大腦生病就該積極治療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620從小學業成績優異的花花,上了高中後,彷彿被卡到陰,上課時常莫名流淚,不太與人交談,甚至無法洗澡,就醫確診為思覺失調症。在親友和醫護團隊的打氣、照護下,回到校園,最後考取護理師執照。近2年,花花接受長效針劑治療,保持穩定,進入醫院,發揮護理專長,服務及關懷病友,回饋社會,工作表現優異,翻轉自己的思覺失調症人生。 -
阿茲海默症試驗新藥Lecanemab 傳腦腫脤出血副作用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85外電報導,11月29日出爐一項新研究結果顯示,日本藥廠衛采(Eisai)與美國藥廠百健(Biogen)攜手開發一款實驗性阿茲海默症藥物Lecanemab臨床試驗證實,可減緩認知功能的衰退,但在特定病人可能出現具有危險性的副作用。 -
「123檳榔防制日」口腔癌定期篩檢 有這些症狀快就醫
癌症新知 / 口腔癌2725每年12月3日為「檳榔防制日」,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檳榔容易致癌,千萬不要嘗試,若有嚼食請儘快戒除,並提醒有抽菸、嚼食檳榔的民眾,要定期進行口腔黏膜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且檳榔是一級致癌物,不論有無添加紅白灰等配料,嚼食檳榔本身就可能罹患口腔癌。而口腔癌為我國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在男性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皆高居第4名。 -
講座報名/耳鼻喉權威健康開講 談重聽耳鳴及暈眩保健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47針對常見的耳鼻喉疾病是否有前兆?應如何預防與治療?李宏信醫師受財團法人臺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的邀請,將於12月24日星期六下午,為現場民眾講解「耳鼻喉權威醫師健康開講 談重聽耳鳴及暈眩保健」。 -
1天吃30顆檳榔!下肢水腫發現腎衰竭 吞檳榔汁超傷腎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60250歲的計程車司機陳先生為能多跑幾趟車,每日抽菸1到2包、嚼檳榔約20到30顆,甚至會連檳榔汁都吞下肚。近期發現雙腿水腫,用手輕壓皮膚都不會回彈,且感覺厭食、倦怠、腹脹,到診所做健康檢查發現尿素氮和肌酸酐異常高,轉至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進一步檢查,腎臟內科廖丁瑩主任看到報告之後告知腎衰竭需緊急洗腎。 -
7旬婦乳房鈣化!確診乳癌 醫師:出現這些症狀要小心
癌症新知 / 乳癌26221名年約70歲的女士,乳篩檢查後發現左側乳房有微小鈣化情形,轉介至醫院門診後,醫師先進行放大攝影和乳房超音波,疑似鈣化情形可能為惡性,再經與病人討論後,採微創手術「立體定位乳房真空抽吸組織」檢查,病理報告為原位乳癌,經局部乳癌擴清切除手術,加上標靶藥物及放射線治療,病人目前定期回診追蹤中。 -
女主播罹乳癌逝!這型乳癌最棘手 醫籲符合資格快篩檢
癌症新知 / 乳癌103民視主播張瑞玲罹癌病逝,享年51歲,媒體報導,她罹患乳癌,乳癌權威醫師表示,很可能罹患三陰性乳癌,治療較為棘手,如果晚期、轉移,則存活機率偏低。 -
醫師詳解:晚期甲狀腺癌治療方式 1張圖表教你看懂!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8775據國健署國人癌症登記報告,台灣每年確診甲狀腺癌的患者數約4500名,死亡人數很少,死亡率約0.5%,僅佔全部癌症死亡人數的0.39%。因此,甲狀腺癌又有「善良癌症」之稱。臺北癌症中心甲狀腺癌團隊召集人許重輝教授表示,臨床上85%的甲狀腺癌患者在接受醫師完整的治療後,有機會達到治癒。但仍有約15%的患者屬於容易局部復發,頸部淋巴轉移或遠處轉移,持續病症或復發風險可能發生在較高年紀、男性、發現較晚、初診時腫瘤較大,及基因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