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早期治療
-
30歲女子長期膝蓋疼痛 微創軟骨修復術助她重拾行動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55「醫師,我的膝蓋好像壞掉了,已經好幾年不能好好蹲下。」這是一位30歲女性患者在門診裡說的第一句話。她長期受到膝蓋疼痛困擾,不僅無法跑步或運動,甚至連日常生活中的動作,包括蹲下、上下樓梯、長時間站立,都變成折磨。她嘗試過物理治療、護具支撐,疼痛仍舊揮之不去。 -
無聲骨鬆恐悄悄偷走行動力 營養師教你顧骨本3大要訣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561花蓮災後的「鏟子超人」行動感動全台。來自彰化的78歲楊阿公,為了協助災區重建,從家鄉騎著鐵馬啟程,輾轉抵達花蓮投入清淤;另一位90歲老翁帶著鏟子,在火車站月台等車準備前往災區支援的畫面,也在社群瘋傳。 -
防疫功臣莊人祥自曝罹患胃癌 50歲以下患者正快速增加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009曾在新冠疫情期間為台灣防疫奮戰的衛福部常務次長莊人祥,日前證實去年擔任疾管署署長時診斷出胃癌。這位被譽為「防疫五月天」的公衛專家,在疫情最嚴峻時期擔任指揮中心發言人超過3年,如今傳出罹癌消息令各界震驚。所幸在榮總醫療團隊悉心治療下,莊人祥次長目前恢復良好,他也樂觀表示「祖上有燒香」,感謝醫療團隊與家人的支持。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們,胃癌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及早發現與預防至關重要。 -
「蘋果病」懷孕中期風險最高! 孕婦感染恐致胎兒死亡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049台安醫院婦產科蔡可欣醫師表示,「蘋果病」學名傳染性紅斑,因患者雙頰鮮紅如蘋果得名。病毒透過飛沫傳播,初期症狀似感冒,包括低燒、疲倦等,1週後雙頰出現典型紅疹,接著軀幹四肢現網狀皮疹。健康兒童多數症狀輕微會自癒,但兩成感染者無症狀,增加防控難度。蔡醫師建議預防方法包括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
慢性肝炎恐釀成肝硬化、肝癌 醫:當心C肝6傳染途徑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471C型肝炎是一種由C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簡稱HCV)所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屬於血液傳染性疾病,這種病毒主要攻擊肝臟,造成發炎與損傷,感染初期往往症狀不明顯,因此許多患者在感染多年後才發現病情,已經發展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
幽門螺旋桿菌經口傳染! 避免共杯共食、少醃漬和菸酒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5841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及113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胃癌位居我國10大癌症發生人數及死亡率第8位,每年逾4,000人新診斷罹患胃癌,並造成2,000多人死於胃癌。其中,錨點導致胃癌發生最主要風險因子約有8至9成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造成。 -
髖關節骨折成高齡殺手! 整合式照護5關鍵降低死亡率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842台灣2025年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超過2成,長者健康問題日益嚴峻。髖關節骨折是高齡常見且危險的傷害,可能導致長期臥床、行動喪失甚至死亡。健保數據顯示,髖骨骨折後一年死亡率高達18%至22%,男性更高達25%。許多患者手術後無法自行行走,1/5需長期照護,家庭負擔沉重。整體醫療花費超過30萬元,若無妥善整合醫療與長照資源,將加重台灣未來醫療體系與財政負擔。 -
2025世界肝炎日 國健署:接受篩檢、配合治療消除C肝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7487月28日為「世界肝炎日」,世界衛生組織(WHO)2025年世界肝炎日主題為「Hepatitis: Let’s Break It Down」(肝炎,我們來解決!),呼籲各國加快行動,消除會阻礙肝炎防治與肝癌預防的各種限制,包括經濟負擔、社會偏見與醫療資源不均等問題。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表示,WHO所指預防肝炎的關鍵,在於簡化、擴大和整合肝炎篩檢和治療服務,與我國多年來推動政策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