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日夜溫差
-
跨年小心寒流發威!年輕人也會心梗 醫師提醒注意事項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497氣象局表示,12月30日至明年元旦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較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中南部日夜溫差大;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及大台北地區有短暫雨,北部、東部及東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29日東北部地區並可能有局部大雨發生。 -
耳鳴嗡嗡叫別不理會! 醫示警:恐因焦慮引發精神疾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65近期季節交替,日夜溫差變化大,民眾除了要防範流感病毒,部分民眾還可能會因為耳朵暴露在冷空氣中過久,以致耳朵血液流動緩慢,引發耳鳴的症狀。資深耳鼻喉科權威醫師李宏信表示,耳鳴指的是內耳自發性地產生聲音,而造成耳鳴的原因至少有數10種,除了天冷可能誘發耳鳴以外,聽力減退、病毒感染、藥物中毒、外傷、噪音及鞭炮音響傷害,過勞焦慮及精神壓力等,都可能是造成耳鳴的原因。 -
流感與新冠夾攻!公費流感疫苗接種破6百萬 比去年高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362衛福部疾管署統計,從開打至今,2022年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為614.9萬人次,比2021年的541.8 萬人次,增加73.1萬人次。同時多數族群的接種率略有上升,例如65歲以上民眾接種率,今年為52.27%,去年為41.3%;50到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為34.73%,去年是22.4%。 -
24節氣「大雪」降臨! 三高族牢記:留心、護心、暖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9今年12月7日適逢24節氣的大雪,當氣溫降低或周遭環境溫度驟降時,血管內的平滑肌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突然升高,具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民眾,更會增加心臟病或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 -
疾管署公布3例流感重症 2長者1幼童存在共通點是這個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989疾管署14日表示,111年度公費流感疫苗所有接種對象現在已全部開打,截至11月13日止,629萬劑公費流感疫苗已使用超過514萬劑,整體使用率已逾8成,疾管署呼籲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等高風險族群儘快接種。 -
溫差大小心腦中風!腦中風前兆別輕忽 把握黃金3小時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038程建中醫師提醒,腦中風治療是有時間限制的,急診上真的可以在3小時內抵達的患者只有5%,且這些人抵達後往往也只剩20分鐘可讓醫師搶救。主要因大部分人自認為症狀是沒有睡好造成,休息就會好;或是剛好由看護照顧,家人不在身旁陪伴。但其實遵照「FAST」口訣,發現身體不對勁且符合症狀,即使判斷錯誤也沒關係,應立即送醫,避免遺憾發生。 -
講座報名/耳鼻喉科權威開講 打擊耳鳴、眩暈、鼻過敏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456針對這些困擾的耳鼻喉疾病,要如何積極的預防與治療呢?10月1日星期六下午,李宏信醫師受邀財團法人台北醫學大學校友會教育基金會、綠杏文化事業基金會、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的邀請,將為現場民眾分享「惱人鼻病、耳鳴與眩暈! 耳鼻喉權威醫師破解常見迷思」。 -
「血壓高」不等於「高血壓」! 醫曝6原則遠離高血壓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718張義佳醫師指出,一般人很容易搞混「血壓高」和「高血壓」這2件事,當身體應付外來刺激,如生氣、危急時刻、頭痛等不適,血壓升高是種暫時性且正常的生理現象;而高血壓是指動脈血壓持續升高,不會單憑1次就認定,需持續測量一段時間、不同時間內測得皆有血壓升高情形,同時必須排除其他如「白袍症候群」或其他生理疾病等可能影響血壓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