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文明病
-
經常吃這4種食物 不用再吃瀉藥了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44上腸胃道的養生保健重點,建議飲食原則是注意腸胃道「保暖」,盡量少喝冰冷或刺激性的食物,例如夏天的冰涼冷飲,或是調味料中的酸辣醬料,都要遠離。特別提醒在臨床上最常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這些病患容易因為心理因素,例如生活緊張而影響到腸胃功能,例如胃食道逆流經常會攪亂生活步調。 -
壓力大睡覺磨牙嘴張不開 原來顳顎關節症候群作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517汐止國泰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黃莞婷表示,顳顎關節症候群為一種文明病,好發於工作壓力大且生活緊張者,症狀為咀嚼系統的功能異常,包含咀嚼肌肉的異常、顳顎關節的發炎及退化以及關節盤的異常。 -
有眩暈症病史空腹吃水果請注意 這7種不宜飯前食用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5794主張飯前吃水果的理論,在於有利於腸胃吸收,另一方面還能控制正餐時進食的熱量,但營養學界歸納出番茄、柿子、香蕉、橘子、山楂、甘蔗和荔枝等7種水果,不宜在飯前食用。像是橘子和山楂富含果酸等有機酸,易產生胃食道逆流症狀;空腹吃柿子易引起胃石症;空腹大量吃香蕉,會使血液中含鎂量突然升高,對心血管產生抑制作用;其中含糖量過高的荔枝和甘蔗,不但容易刺激胃酸分泌,空腹食用更可能因為肝臟轉化酶來不及將水果中的果糖轉換為葡萄糖,導致體內血糖突然飆升,引發頭暈目眩,不可大意。 -
打嗝與胃食道逆流有關? 這4種不良習慣可能惹禍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555一般人可能認為打嗝是小毛病,不必太在意,但是,頻繁且音量極大的打嗝,不但容易引起旁人側目,更讓患者窘到都不敢出門,無法有正常的社交生活。台北振興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何愛生指出,打嗝是因為胃及橫膈膜受到刺激而產生劇烈收縮,使得胃內氣體迅速由胃的賁門進入食道,再由口腔排出所引起;由於氣體排出瞬間的爆發力極大,打嗝可能發出很大的聲響。 -
胃食道逆流3成吃胃藥也無解 功能性障礙不治療恐釀癌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503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黃天佑說,在正常狀況下,食物通過食道到胃部,如果胃裡正在消化的食物以及胃酸、消化酵素和膽汁,逆流至食道、甚至口腔,就會造成食道的侵蝕。如果沒有妥善治療,食道反覆遭侵蝕後,可能演變成早期食道癌前病變,俗稱「巴瑞特食道症」。想有效治療胃食道逆流,必須釐清病人是否有功能性問題,才能對症治療。 -
聽高音出現「斷音感」? 神經性耳鳴及早治療救聽力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9291耳鳴是身體發出的警訊,有耳鳴症狀甚至影響生活時就該積極就醫。收治該名患者的醫師李宏信說明,耳膜鈣化症屬於一種自體免疫性中耳炎,因免疫細胞攻擊聽小骨骨膜,導致骨膜反覆發炎損傷,於是出現纖維化,並演變為鈣化。當發炎反應沿著聽小骨向外蔓延到耳膜時,耳膜中央就會開始病變鈣化及沾黏。 -
孩子玩手遊無法自制暴怒他人 恐網路遊戲障礙症作祟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836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表示,科技技術不斷提升,人手一機已經成現代人生活趨勢,過度依賴或沉迷也會造成許多後遺症。2018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宣布將「網路遊戲障礙症」納入精神疾病,因為這疾病不但影響個人身心健康,也會衍生出家庭及人際關係衝突,嚴重可能造成社會安全隱憂,但是要確診此病非常不易,需要有長達1年的症狀表現,很容易讓患者及身邊的人輕忽。 -
耳鳴出現年輕化趨勢 恐與這些人格特質有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990李宏信醫師進一步解釋,耳鳴之特性好發於凡事追求完美、特愛思考、喜愛鑽牛角尖、愛較勁、喜怒情緒變化大的人,容易影響自律神經失調而讓自己的精神處於高度緊繃的狀態。長期壓力負荷過大,容易造成身體的免疫力下降、內分泌失衡,當血管過度收縮及循環不良,導致阻塞、局部缺血和缺氧,容易影響耳朵功能異常,出現耳鳴、重聽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