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敷貼
-
他退休後關節變形走不動 膝關節保健宜趁早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370中國附醫中醫部傷科主治醫師侯甫葦表示,退化性膝關節炎常見症狀為關節痛、關節變形與動作障礙,例如:走路就會痛、無力感與無法蹲下等症狀。好發於50歲以上,許多人因此無法工作,影響退休生活。 -
三伏貼可改善氣喘? 韓學者2016年實證有效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3267中醫理論認為,一些具有反覆感冒、鼻過敏、氣喘等體質偏寒情況之人,應利用天氣炎熱、人體陽氣旺盛的時候,肌腠疏暢,藥物容易從體表吸收,將辛溫通絡的藥物如白芥子、延胡索、細辛、甘遂等藥物磨成細粉製成藥餅,敷貼於背部的腧穴,讓藥效直入血絡經脈,輸佈全身,達到通經活絡、溫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這就是三伏貼的原理。
-
三伏貼冬病夏治 預防過敏提高抵抗力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621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鄒曉玲表示,「三伏貼」歷史悠久,在清朝《張氏醫通》即有記載,「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未有不應。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塗法往往獲效。」 -
胃酸過多腰痠背痛? 長期脹氣小心腸胃型腰痛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50407張賜興中醫師表示,常見的慢性腰痛原因,包括老化、工作傷害、外傷,以及特殊疾病;有些人則是坐姿或是睡姿不良,以致骨刺、椎間盤突出。大部分人總以為腰痛就是筋骨問題,其實並不全然如此。醫師觀察門診患者發現,部分腰痛病患是屬於腸胃型腰痛,長期脹氣、胃酸過多、消化不良,便祕,排便不順,胃部如同一個變大的氣球,越來越大,往前往後頂,以致腰椎曲度過直,而引發腰痛,腰部肌肉僵硬緊繃。 -
一場意外腰痛20載 膏藥外敷告別疼痛人生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350膏藥外貼療法根據中醫「不通則痛,通則不痛」原理,具有簡便易用、藥效通透、使用安全等治療優勢,廣泛應用於臨床外科、骨傷科、皮膚科、五官科、肛腸科等疾病的治療及預防上。對內科、婦科疾病也有顯著療效,可彌補中藥內服法的不足,增加治療功效、提升治癒機會。 -
吃中藥配茶? 應間隔1小時以免交互作用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299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藥劑科藥師張伶祝表示,現代中藥製劑種類相當多元,門診常見的形態包括藥粉、藥丸、茶包、煎劑、外用藥(敷貼藥、搽擦藥、熱熨薰洗、藥膏、膏藥藥粉、藥洗、推拿油)。 -
敷貼膏藥治坐骨神經痛 八旬老翁不再徹夜難眠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386佑德中醫診所院長張賜興醫師表示,蔡爺爺在大醫院檢查發現,因年長加上長期姿勢不良造成第四、五節腰椎椎間盤突出、椎間孔狹窄、頸部骨刺。就診時伴有耳鳴、頭暈、胃潰瘍,平均3至4天才排便一次等症狀。 -
罕病「小腦萎縮症」 3大徵兆透露警訊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624收治這名患者的佑德中醫診所院長張賜興醫師表示,小腦萎縮症又稱作「脊髓小腦失調症」,普遍認定為遺傳疾病的一種,症狀一般包含頭暈、走路不穩、平衡感異常、表達與吞嚥困難、手部動作失調、眼睛活動失調等。這類患者發病後,走路會搖搖晃晃,所以又被稱為「企鵝家族」。但若患者於初期僅出現單一症狀,如頭暈,加上部分患者沒有遺傳病史,就像上述案例一樣,臨床上確實常見誤診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