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放射治療
-
家庭2手菸暴露率過3成!毛小孩也遭殃 罹癌風險高4倍
健康養生 / 寵物健康3998青少年也未能倖免,甚至貓、狗等毛小孩都可能因2手菸罹患呼吸道疾病及癌症。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打造無菸家庭,並善用免費戒菸服務,避免心愛的家人與毛小孩暴露於2手、3手菸害之中。 -
全球跨洲多族群肺癌研究出爐 中研院揭致癌與復發關鍵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9015肺癌自2024年起已成為台灣癌症發生與死亡的「雙冠王」,每年逾萬國人因肺癌喪命。由中央研究院領銜的「臺灣癌症登月計畫」,攜手美國臨床蛋白基因體腫瘤分析聯盟(CPTAC),分析全球數百個案例,近期完成首次涵蓋歐美與亞洲多族群的大規模肺腺癌蛋白基因體研究。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癌細胞》(Cancer Cell)。 -
早期乳癌術後16年復發 別以為過5年就沒事應持續追蹤
癌症新知 / 乳癌12629早期乳癌術後16年也可能復發!今年72歲張女士曾經是安養機構的照護人員,工作壓力大,51歲時察覺左側乳房有異樣,檢查確診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無淋巴結轉移,並接受完整的手術與藥物治療。沒想到,術後規律追蹤16年後,姐妹相繼過世,看護高齡母親的壓力變大,某日攙扶跌倒的鄰居婆婆時感覺「閃到腰」,就醫檢查已是乳癌併發骨轉移,打破「追蹤5年就過關」的刻板印象。不過,張女士不放棄,為了心愛的先生與兒子,積極配合醫囑,規律治療與追蹤,持續與乳癌對抗。 -
漸進性的血液癌症! 掌握多發性骨髓瘤4大症狀早治療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970679歲李先生,雖然年紀已長依然老當益壯,負責搬運瓦斯空瓶。近日因嚴重的下背疼痛至神經外科門診就診,檢查發現多節脊椎壓迫性骨折,醫師建議手術處理。不料,手術前抽血檢查意外發現腎功能差、貧血、高血鈣等問題,照會血液腫瘤科醫師後,經骨髓檢查診斷為「多發性骨髓瘤」。 -
避免掉體重!抗癌飲食3大重點 熱量、蛋白質與抗氧化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8444癌症已連續數10年位居國人10大死因之首。在抗癌過程中,營養不良是常見的挑戰之一,這不僅可能削弱體力,還可能影響治療效果與疾病預後。因此,良好的營養攝取對癌友而言顯得格外重要。適當且均衡的飲食,不僅有助於增強體力、減輕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更能提升整體生活品質。以下內容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師陳鈴如整理,提供1份實用的癌症飲食指南,包含3大飲食方針以及2個簡易食譜,期盼能協助癌友獲得充足營養,強化身體對抗疾病的能力。 -
癲癇發作不只全身抽搐? 醫揪嗅覺異常等5大常見症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4281名45歲患者,左上肢有斷斷續續麻痛感,伴隨味覺異常及上腹部不適感,每次約持續10多秒鐘,症狀就自行緩解,除此之外無其他肢體無力、肢體抽搐等異常。幾個月後,患者因全身抽搐、失去意識被送到醫院急診,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右側額、顳葉惡性腫瘤伴隨腦水腫,醫師診斷為「腦惡性腫瘤併發癲癇」發作,後續進行腦腫瘤切除及放射治療中。 -
粒子治療儀器有如醫療院所軍備競賽 全台分布現況解析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473粒子治療(質子治療與重粒子治療)為先進且昂貴的放射治療儀器,據統計,全台共有15醫療機構採購醫用粒子治療設備,數量30台。目前北醫附醫、林口長庚、中國附醫、高雄長庚等4家質子中心已正式運作,台北榮總則成立國內第1家重粒子中心。 -
6旬翁肝癌轉移壓迫頸椎險癱瘓 醫:癌友務必定期追蹤
癌症新知 / 肝癌1151957歲的麻糬伯曾罹患肝癌,在接受了拴塞治療後效果頗佳,但術後疏於回診追蹤,直到感覺四肢無力,甚至癱瘓無法行走,有如被「定格」後才再次就醫檢查。檢查後赫然發現癌細胞已擴散至頸椎,肝腫瘤體積竟有如排球般大!所幸在進行了脊椎減壓手術,並透過3合1療法成功恢復行動力。醫師呼籲,癌症患者在術後務必定期回診追蹤,切勿疏忽,才能真正打贏抗癌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