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擠奶
-
新生兒腸病毒傳染2大途徑 準父母與照顧者做好4大防疫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7853今年累計9例腸病毒重症,為6年同期最高,造成6死,均為新生兒,其中5名寶寶死於伊科病毒11型重症。兒科醫師警告,新生兒感染後病毒後,可能在短短1、2天內惡化為重症,危及生命,家長與照顧者應格外警覺。 -
產後哺乳怎麼吃較好? 中醫師揭調理3方向及破除迷思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8955產後哺乳是許多新手媽媽面臨的重要挑戰,除了照顧新生兒的日常作息,如何穩定乳汁分泌、掌握正確的營養攝取,也成為坐月子期間的重要課題。中醫師李湘萍指出,母體的乳汁分泌與飲食、作息、情緒及體質密切相關,若能釐清原因並適時介入,大多數哺乳困擾皆可有效改善。 -
母乳哺育成功心法!家庭後盾很重要 別讓媽媽孤軍奮戰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9598據亞東醫院113年臨床調查,院內約有49%的媽媽願意親餵母乳,但哺育過程中常遇到哪些難題?亞東紀念醫院產科衛教師林培瑩坦言,產後媽媽普遍身心疲憊,加上技術上的不熟練,容易感到壓力。一旦睡眠和休息時間不足,不僅影響身體恢復,還可能導致乳汁分泌下降,因此,爸爸和其他照顧者的支持至關重要,多多陪伴、分擔育兒工作,降低媽媽的壓力,才會提高母乳哺育的成功率。 -
產後乳腺發炎讓你痛不欲生? 中醫傳授妙招助緩解不適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88新手媽媽們迎接寶寶後關卡不少,現今社會大多鼓勵女性哺餵母乳,然而,餵母乳並不是1件容易的事情,若是乳腺阻塞、乳頭因為寶寶含乳不正確有破皮導致細菌入侵,或者是錯誤的乳房按摩,都可能會造成乳腺炎。乳腺炎常見症狀包含單側乳房可觸及硬塊、按壓疼痛、膚表紅腫發熱,甚至進一步會發燒或造成乳房附近的淋巴結腫大,若不趕緊治療還可能會形成膿瘍。 -
產後乳房腫痛勿驚慌!不一定是乳腺炎 石頭奶也會塞奶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0405剛生產幾天的林小姐,自產後第3天開始,雙側乳房就腫脹不適,且越來越不舒服,甚至連雙側腋下都腫脹不已,乳房的脹痛感讓其不敢自己將奶水擠出,她很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乳腺炎,故就醫諮詢。經醫師詳細詢問,發現林小姐並沒有發燒的症狀,其乳房雙側雖未明顯發紅,但確實腫脹繃亮,診斷林小姐是乳房腫脹,也就是俗稱的石頭奶。 -
國人鈣質攝取不夠!網議缺鈣4大前兆症狀 千萬別大意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140根據健康署民國106至109年統計之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鈣質是國人攝取狀況最差的礦物質,4歲以上之民眾攝取量皆未達建議標準。而長期缺乏充足鈣質會使身體機能變差,就讓我們來看看,到底有哪些情況,是身體在發送「要盡量補充鈣質」的警訊吧!《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缺鈣前兆」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4大缺鈣前兆有哪些。 -
新手媽媽餵母乳必修課 預防乳腺炎幫助哺餵母乳不卡關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046很多媽媽在哺乳期間都碰過乳腺阻塞、乳頭破皮、乳房疼痛甚至是乳腺炎的經驗。媽媽們都說乳腺炎的痛比生產的痛有過之而無不及,一生難忘。因此泌乳性乳腺炎常常是導致媽媽放棄哺乳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據研究報告指出,泌乳性乳腺炎的發生率約3至20%,最常在產後2至3周發生,亦可能在哺乳期任何時間發生。 -
劉伊心生小孩也可以「專案處理」 自主打造試管寶寶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5566誰說生命一定要順其自然?高執行力更令人容易心想事成。結婚2年,剛迎來女兒,劉伊心的生子進度並不算慢,而且在計畫之中。因34歲的她嘗試做了試管嬰兒,透過科學方法可篩檢不健康的基因,就不必懸著1顆心煩惱寶寶的健康,這樣勇於爭取和努力達標的她,在8月21日成功生下寶寶,使人生更為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