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提重物
-
6旬男疝氣反覆發作!多次手術嚴重沾黏 醫採1治療解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25台灣疝氣醫學會理事、馬偕紀念醫院一般外科資深主治醫師蔡家騏表示,疝氣最明顯的症狀在於,病人站立時腹部或鼠蹊部的隆起會很明顯,行走或運動時會有一股很強烈的下墜感,平躺時則會消失。若咳嗽、提重物或長時間站立,疼痛感會愈來愈明顯,對病人的生活與工作造成極大的影響,治療上則以外科手術為主。 -
太常運動傷關節?治療師揭迷思 民眾要保養可以這樣做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2524經常運動更容易磨損關節,造成關節不適?謝迪亞物理治療師受訪表示,這是常見錯誤迷思,相較於有運動習慣的族群,活動量少與不運動族群的關節退化及磨損速度更快。另外,運動量不足及久坐容易造成肥胖,而肥胖也是促使關節退化、磨損的強烈危險因子,「缺乏運動更傷關節」才是正確健康觀念。 -
護腰別亂買亂用!專業醫師教你選購 使用不超過這時間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39現代人久坐不動、或平時缺乏運動,造成下背疼痛成為文明病,許多民眾因此使用護腰(束腰)支撐腰部,減少疼痛,但醫師提醒,在運動、久坐、搬重物時,才需要使用護腰,如果長期配戴,可能讓腹部肌肉變得更沒力。 -
血便恐大腸癌警訊!但也可能是痔瘡惹禍 醫曝1招辨別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920常見痔瘡症狀會出現血便,但並非如廁出血都是痔瘡喔!徐秋蓬醫師進一步分析,患者可先觀察血便顏色,當顏色呈現鮮紅色的是痔瘡,顏色較黑者則可能為大腸癌。值得注意的是,痔瘡通常會漸漸改善,而大腸癌是陸陸續續會有症狀,因此最好還是先求診,由專業醫師來判斷。此外,痔瘡照顧不好是會有併發症的,當痔瘡經常堵塞,容易造成感染,有可能出現肛門瘻管或息肉。 -
起身頭就痛躺下便沒事!男患低腦壓頭痛 嚴重恐腦出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691新竹台大分院神經部醫師李承軒指出,低腦壓頭痛一般為自發性顱內低壓(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通常為不明促發因子造成,少數在發病前有跌倒、提重物、打噴嚏或劇烈運動,被認為可能有相關性。另有一部分為接受腰椎穿刺後腦脊髓液滲漏或者因脊髓腔廔管造成。此病好發於40歲上下,但任何年紀均有可能。根據統計,每年10萬人中約5人會得到此病。 -
手痛真惱人!解析各類手肘痛 中醫師建議按穴道可緩解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36相信您對於母親經常抱小孩造成的網球肘,或是過度用力造成的橈隧道症候群相當熟悉;也許你已經疼痛已久。 -
建築工「該邊」腫起來!會痛才就醫 檢查發現竟是疝氣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863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黃俊銘指出,因人體老化,腹股溝底部腹壁變得薄弱,再加上肥胖、久站、慢性便秘、長期咳嗽、突然提重物等動作,都會使腹內壓力增加,增加腹股溝疝氣發生的風險。 -
產後媽媽打個噴嚏瞬間漏尿 強化骨盆底肌雷射治療有解
兩性關係 / 女人幫5318婦產科醫師郭安妮表示,當出現咳嗽、大笑就漏尿的症狀,第一時間應該意識到可能是骨盆底肌出現問題了。一些媽媽在診間傾訴,孩子在公園跑跳時,她只能在旁邊滑手機,讓別人誤會為她是個很冷漠的媽媽,卻不知道她的困擾與無奈,擔心如果跟著孩子跑跳會憋不住尿、尿液外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