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控制病情
-
腋下鼠蹊反覆流膿 男子四處求醫竟是「化膿性汗腺炎」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03化膿性汗腺炎是1種較不常見的皮膚發炎性疾病,並非是細菌感染,也不具有傳染性,不熟悉此疾病的醫師常會診斷為疔瘡或是細菌感染,也會因病人覺得求診尷尬而延遲診斷時機。 -
全台瞬間降溫「冷吱吱」 乾癬病友別急著進補以免復發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765乾癬又稱為銀屑病,屬於自體免疫疾病。鄭愛蓮解釋,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會自動抵禦外來物的侵襲,倘若人體的免疫系統運作異常,免疫細胞無法分辨自己的細胞和外來物,便會開始攻擊自體組織和器官,產生免疫系統不平衡的疾病,而乾癬就是表現在皮膚症狀的自體免疫疾病。表皮因被自體細胞攻擊而不斷受傷、增生,因此產生皮膚變厚、脫屑、乾癢等症狀。 -
關節痛絕對不能默默忍耐 破解類風濕性關節炎10大迷思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83類風濕因子RF(Rheumatoid Factor)只是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的參考檢查之一,其他原因也可能導致類風濕因子RF陽性,而且有部分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類風濕性因子RF會呈現陰性。 -
天氣轉涼易引發心血管急性發作 3動作測試有無腦中風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809衛生福利部109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心血管疾病每年仍奪走1萬多條寶貴人命,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李俊泰表示,中風後失能,1年照顧費用恐超過百萬元,患者幾乎沒有生活品質可言,對家人來說,更是沉重負擔。 -
新型口服黃體素緩解子宮肌腺症 改善經痛保留生育能力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8825經過醫病溝通後,小佳接受醫師建議,使用新型口服黃體素接續治療。在經過長期持續用藥,不但穩定控制病情且大幅改善經痛症狀,找回屬於她的美好生活,現在更是擁有3個孩子的幸福媽媽。 -
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新療法 高血壓治療不再當藥罐子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755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科劉冠良醫師經評估腎動脈狀況後,建議黃先生接受新式治療法「腎動脈交感神經阻斷術」,術後兩天即可出院。而後,黃先生得到良好的控制,只需要比以前少的藥物,即能順利將血壓維持於理想值,配合良好的飲食及規律作息,生活品質明顯改善。 -
全台半數老人患有3種慢性病 與這件事沒做好關係很大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451隨台灣人口邁入高齡化的社會,老年人口比例逐漸攀升,慢性病與功能障礙的盛行率急遽上升,根據果國健署最新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有超過86%的老人至少罹患一項慢性病,69%老人罹患二項慢性病,47%老人同時罹患三項或更多的慢性病,常見慢性病主要類型為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類型。 而根據研究顯示,睡眠與慢性病息息相關,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未治療,增加心臟血管疾病風險提升高血壓罹病機率 -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標靶藥物有條件給付 爭取生存露曙光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393366歲沈女士白血球、血小板偏低及貧血,年初骨髓切片檢查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就是俗稱的血癌,為了控制病情採用BCL-2抑制劑口服標靶藥物合併去甲基化藥物治療,兩次療程後,骨髓芽細胞與各項血液指數恢復正常值,雖然成功完全緩解病況,但昂貴的標靶藥也帶來沈重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