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括約肌
-
食道卡卡難吞嚥 她瘦成紙片人因為這個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335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任陳政國表示,「食道弛緩不能症」的成因不明,平均每20萬人約1至2人罹病,好發於30歲至50歲。由於下食道括約肌持續性收縮、無法放鬆,導致患者出現漸進式吞嚥困難,伴隨胸痛、嘔吐、胃酸逆流、營養不良等症狀。 -
被胃酸嗆醒! 胃賁門緊縮術改善胃食道逆流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898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吳文傑表示,呂先生因食道下括約肌收縮力不足,導致胃賁門鬆弛而門戶大開,透過國外盛行的熱射頻胃賁門緊縮術(Stretta手術),解決因賁門鬆弛的胃食道逆流,成為國內第一位受惠患者,並於手術後2天即可出院,2周後追蹤結果,胸口灼熱感嚴重度從14分降至2分,胃逆流嚴重度從16分降至4分,預計可在3個月後完全停止胃藥。
-
她吃太快搞壞身體 胃食道逆流還「胃」移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00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表示,胃食道逆流是現代人常見的疾病,是指胃的內容物逆流到食道,典型的症狀是火燒心、嘔酸水,吞嚥時有異物感也可能是胃食道逆流的症狀,若長期不理會,會造成食道糜爛,也可能提高罹患食道癌的風險。
-
產婦坐月子不忌口 狂嗑麻油雞內痔竟噴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800臨床上,痔瘡成因多。久坐久站、因病長期臥床、缺乏運動、蔬果攝取不足,懷孕婦女易受壓迫、過度肥胖,以及後天性疾病如肝硬化、腹水,腹腔內腫瘤和攝護腺肥大等,都可能造成痔瘡。 -
頻尿不停包尿布 原來是尿滯留作祟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701正常膀胱的容量約400ml,排尿後膀胱餘尿應少於50ml。尿滯留是指尿液留在膀胱內,解不出來,或是在排尿之後膀胱中的餘尿過多的情形。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洪峻澤說,尿滯留有分成典型及非典型兩種症狀,若是尿滯留的時間過久,都會對膀胱造成損害。 -
直徑4公分膽結石 滾出膽囊竟卡在十二指腸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533新竹馬偕一般外科葉孟青表示,婦人屬於膽囊結石的罕見併發「布佛雷氏症候群 (Bouveret's Syndrome)」,透過手術取出十二指腸內的結石,術後復原良好,能夠正常進食,一周後康復返家。 -
比丘尼隱忍痔瘡20年 穴位療法擺脫宿疾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914一位出家30多年的比丘尼,罹患痔瘡已長達20年多年,從原來的排便不順、偶爾出血,內痔隨著時間漸漸增大,最後竟脫肛而出。振元中醫診所羅永欽醫師表示,這位年約50多歲的比丘尼,就診時訴說長期忍受痔瘡之苦,期間不僅引發火氣旺盛,一個月內至少有半個月必須忍受嚴重口臭,嘗試過各種退火方式也沒有成效。加上每次如廁都要花20分鐘以上,完畢後還須清洗,甚至將脫肛內痔塞回。每1至2個月就會嚴重出血,一發作就是持續7至10天,簡直苦不堪言。 -
火燒心!宵夜應酬暴飲暴食 胃食道逆流找上門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862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康本初解釋,食道與胃交界處的括約肌能夠防止胃內容物回流食道,但括約肌偶爾會關的不緊密,讓胃內容物逆流,造成食道粘膜發炎受傷,也就是所謂的胃食道逆流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