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拒菸
-
入冬好發心血管疾病血壓愛顧 每次量血壓記得要測2遍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468血壓不是固定的數值,會隨著時間、情緒、季節有些許變化,正常血壓值應等於或小於120/80mmHg,當血壓達130/85 mmHg即有偏高情形,140/90 mmHg以上就代表有高血壓,而且高血壓可能造成很多後遺症,會影響到腦部、心臟、腎臟和眼睛等。 -
陳時中部長違規吸菸引發民眾詢問 依法最高應處1萬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157為了逐步終結已盛行百餘年的紙菸危害,董氏基金會38年來一步一腳印的結合產官學界,從教育宣導、立法修法等全面性推動菸害防制工作,與政府合力讓台灣吸菸人口從500多萬人降至260萬人。全球推動菸害防制,傳統紙菸銷量逐年下滑,菸商便遊說行銷強推新型菸品,來挽救其日益萎縮的菸品市場。 -
防疫在家減少社交戒菸好時機 戒斷症狀別慌5妙招應對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434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目前全國處第3級警戒,請民眾在家防疫減少外出,若須外出,應全程配戴口罩,室外脫口罩吸菸不僅增加染疫風險,依《傳染病防治法》開罰3千元至1萬5千元也讓荷包大失血。而室內吸菸則讓家人與鄰居困擾於二手、三手菸對健康的危害,還沒戒菸的民眾,現在正是戒菸成功最好的時機。 -
軟糖、果凍竟是新型菸品網購交易代號 家長憂子女受害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057世界和平婦女會、青少年健康促進委員會召集人戴桂英指出,婦女會在校園宣導時聽到很多家長反應,表示孩子在臉書、IG都可以接觸到許多販賣電子煙的資訊,很輕易就能買到電子煙,更可惡的是賣家明知孩子未成年卻還是賣給他,到學校宣導時,也發現學生將電子煙當作新奇玩具跟其他同學炫耀,或轉發社群平台上與同儕分享。新型菸品正以大眾難以想像的速度在網路世界進行擴散。 -
首位女性衛生署長張博雅 細數醫療政策改革那些年
醫藥衛生 / NOW人物3954曾和張博雅共事、時任衛生署主秘、現為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賴進祥董事長表示,本書有26位張博雅擔任衛生署署長時期的同僚撰寫專文,他們各自在衛生署不同處室擔任要角,在張署長的帶領下,攜手推動許多法案和政策。書中詳細記載了許多衛生政策訂定過程的波折與艱辛,以及不為人知的信念與堅持。包括現在台灣人最感到驕傲的全民健康保險,張博雅如何接手健保2期的規劃執行,實施過程中用人、與各部會、團體的溝通和祕辛,也可以讓讀者瞭解張博雅如何運用智慧,領導團隊,從軟土種大樹,把爛牌打到胡。 -
大腸癌連續12年居國人癌症首位 女性乳癌發生率最高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9096根據國健署統計,2017年全台癌症發生排比,分別為大腸癌、肺癌、乳癌、肝癌、口腔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胃癌、食道癌,總人數11萬1,684人,前5位人數就占57%,並且除肝癌、口腔癌、胃癌有人數標準化發生率下降外,其他7個癌症標準化發生率都持續上升,顯示多個癌症發生率都在上升。 -
吳朋奉腦溢血逝世 台灣每47分就有1人因腦中風死亡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777遺憾的是,如吳朋奉一樣因腦中風而過世的人並不少見。衛生福利部民國107年國人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4位,平均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死亡人數達1萬1,520人,其中60歲以上有9,903人,占比達8成6,且根據臨床醫師觀察,年輕個案明顯增加中。 -
慢性病患勿受疫情影響擅自停藥 專家提醒注意事項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123王英偉指出,不要讓血壓忽高忽低,成為防疫的缺口。中老年人以及慢性患者一定要每天在家裡測量血壓並紀錄在筆記本,或是使用手機下載相關健康管理軟體,逐一紀錄血壓數值。高血壓患者應天天記錄血壓起伏數值,除了瞭解血壓變化,就醫時,可以提供給醫師,作為給藥治療的參考依據,是否該換藥或是提高或降低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