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抑制劑
-
破解癌細胞血管增生詭計 導正腫瘤微環境增強免疫療法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79VEGF融合蛋白藥物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anti-PD-L1的合併治療可在動物實驗中更加有效抑制腫瘤生長,同時克服癌思停標靶藥物抗藥性。 -
新冠肺炎衝擊糖友 醫師提出後疫情時代糖尿病照護攻略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3375新冠肺炎席捲全台,每一天、每一日傳統及網路媒體不斷地報導染病、死亡的消息,在慢性病友尤其糖尿病友間,成為異常關注的焦慮點。病友們都知道自己是高風險,但在防護疫病的同時,一部分的病友卻忽略了本身慢性病照護的基本功。 -
A型腎絲球腎炎影響腎功能 台灣免疫研究刊登國際期刊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912流行病學調查發現,A型免疫球蛋白腎炎在男性的發病率高於女性。雖各年齡層皆有病歷,不過較常好發於壯年族群,再加上這類腎炎的症狀輕微,疾病初期若未稍加留意,當檢查發現腎功能低下時經常已經為時已晚,需即刻進行治療以維持腎功能。 -
胸悶、冒冷汗、牙痛小問題? 圖解心絞痛須知1次看懂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448心絞痛典型的症狀包括胸悶、胸痛、頭暈、壓迫感,疼痛可能延伸到下巴、脖子、肩膀、背部等處,嚴重時會痛到冒冷汗。然而臨床上也會遇到各式各樣不典型的症狀,例如疲倦、噁心、睡眠障礙、腹痛、甚至牙痛等,廖振宇醫師解釋,由於這些表現不容易讓人聯想到心臟問題,而容易延誤就醫。 -
連續發生2次以上流產應找出問題 醫師揭連續流產6原因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20080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婦產科兼任主治醫師宋碧琳表示,從發現懷孕到順利生產,有時並非如此容易,除了懷孕12週之前有大約15%~20%的自然流產率,免疫功能異常造成的連續流產也越來越受關注。 -
夏日防曬不能獨漏嘴唇! 選對防曬護唇膏以免癌變風險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844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李宗儒表示,相較於其他皮膚,唇部顯得較為脆弱,因為含水量與屏障功能較低,若沒有做好防曬措施,水分流失,容易龜裂破皮。除此之外,唇部也需防曬,下嘴唇面積較大且突出,容易遭受陽光曝曬,長期下來,除了曬黑、曬傷與老化,還可能增加「日光性唇炎」(癌前病變)的風險。 -
台灣巨砲陳金鋒任頭頸癌衛教大使 鼓勵病友別放棄治療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015新冠疫情全球延燒,也讓台灣10大好發癌症第6名的頭頸癌拉警報!根據國際醫學期刊回溯性研究報告顯示,針對頭頸癌確診方面,疫情影響造成就診量降低,病患確診時的原發腫瘤體積明顯較大。對於已確診病患而言,因疫情而延遲治療,也恐增加3至9%的死亡風險。以國外觀察為借鏡,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提醒,癌症進展是不等人的!相較頭頸癌第1、2期確診的5年存活率達60至90%,晚期確診卻僅剩40%,同時復發率與死亡率皆相當高!
-
吃藥除了注意葡萄柚的交換作用 這些食物也不能配藥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5504日常飲食中,很容易因一時不慎發生藥品交互作用,食藥署叮嚀民眾在服藥時應多加注意且避免以下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