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成本
-
北醫大發現新型多醣合成酶! 有望開發疫苗與多醣新藥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62臺北醫學大學藥學系副教授謝尚逸研究團隊,首創「多醣合成生物平台」,來鑑定新型的多醣合成酶以及用來生產客製化的複雜醣分子結構,不僅開啟多醣新藥研發的無限潛能,此研究近期也登上國際頂尖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
前瞻長照進度慢? 衛福部:開辦率近8成、滿意度逾9成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339隨著台灣逐漸步向超高齡社會,政府運用前瞻預算來辦理長照衛福據點計畫,但卻傳進度長期落後,被國發會評鑑為「高風險預警中計畫」,而引起外界批評,對此,衛福部提出數據回應,整體核定案件開辦率已近8成,投入辦理長照服務,最近1次調查長照服務滿意度已達93.7%。 -
直覺公司MIA行動裝置應用程式 打造達文西數位生態圈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14947「My Intuitive App」是將使用達文西手術系統操作紀錄視覺化後,專供給執刀醫師使用之應用程式。執刀醫師在自己的手機、平板、電腦裝置中安裝「My Intuitive App」,並於使用達文西手術系統時「雲端登入」後,當進行達文西手術執刀時,系統就能收集醫師自己執行手術時的系統操控時間、使用器械種類及其工作時間等紀錄。 -
首份台灣健康投資報告出爐 IRPMA整合意見提4點建議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09中華民國開發性製藥研究協會(IRPMA)今(2)日發布「2023台灣健康投資報告」,結果顯示,台灣「經常性醫療保健支出」(CHE)在GDP占比遠低於其他國家,導致在重大疾病保護力、醫療可近性上,將逐漸變差,例如,台灣新藥給付生效平均需等待時間至少700天,但日本僅需2至3個月。 -
中國低成本醫療器材打價格戰 專家:台灣恐釀缺醫材潮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93醫療器材千百種,舉凡手術使用的止血鉗、縫合線,或是人工關節、水晶體、血管支架,甚至是洗腎導管、血袋⋯等,各式各樣。根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統計,目前在台上市約1萬項醫療器材中,其中7成為健保全額給付醫材,2成6為自費醫材,其餘不到1成則為健保差額給付醫材。 -
健保砍價導致醫材供應吃緊? 健保署:調「升」40品項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3738因應疫情因素及烏俄戰爭原物料成本上漲,健保署已於111年價量調查檢視市場實際販售情形後,調升129 類283品項特材支付點數。廠商若有不敷成本,亦可提出調高支付點數建議。112年健保署接獲廠商之建議,均依程序完成公告調「升」計40特材品項,推估預算約7,650萬點。 -
提升治療精準度! 新竹臺大分院攜手清華大學發表成果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513新竹臺大分院於15日上午9時假生醫醫院竹北院區舉行與清華大學雙邊研究合作計畫成果發表會,由該院黃國晉副院長率內科部、外科部、耳鼻喉部、眼科部、醫學研究部等主治醫師,與清大專家學者共同深入探討學術研究與臨床應用發展,以提升治療上的精準度。 -
癌症死亡時鐘快3秒! 國健署:72萬人未按時程做癌篩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742癌症死亡時鐘向前撥快3秒,象徵每10分7秒就有人死於癌症!衛福部統計處今(12)日發表國人10大死因,其中10大癌症死因的部分,肺癌與肝癌連續43年排名前2名。前列腺癌、胰臟癌、卵巢癌之排名往前,胃癌排名往後。癌症與心臟疾病在死因前在前2名,值得注意的是,癌症死亡數的增加65到74歲較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