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慢性病史
-
該打帶狀皰疹疫苗嗎? 醫傳授挑選方法與注意事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123郭綜合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嚴珮嘉指出,帶狀疱疹俗稱「皮蛇」,為沿著神經皮節分布的單側性、疼痛性、水泡性皮疹,症狀為神經性的刺痛、癢、燒灼感。一般來說,患者1至2日過後才會長出皮疹,接著結痂,整個病程到病灶改善約莫需2至4周。 -
流感+32重症!7歲男童染流感併發腦炎 發病僅3天過世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399疾管署今(30)日宣布新增7例流感重症,其中有1名7歲幼童感染後併發腦炎,不幸過世。 -
新冠重症+209!第4波高峰至6月底 醫院口罩令仍維持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345整個6月都是新冠肺炎的高峰期!疾管署今(30)日公布近7日(5月24日到30日)每日平均新增209例COVID-19本土有併發症的病例,較前7日(5月17日到23日)之每日平均新增203例上升;同週(5月21日到27日)平均每日新增20例死亡,較前1週(5月14日到20日)之每日死亡平均數18例上升。綜合病例趨勢、醫療資源使用情形、口服抗病毒藥物開立數及住宿式機構陽性率等指標研判,疫情處於上升階段。 -
流感+18例重症續升溫到6月 腸病毒71型與D68型各+1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453近期流感、腸病毒疫情仍未止歇,家有小小孩的家庭更需要小心。疾管署今日表示,上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比前1週上升5.2%,且有18例重症;腸病毒則有2例輕症個案,分別感染71型與D68型。 -
新冠疫情第4波升溫 上週增204例中重症、XBB成主流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635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升溫中,疾管署預測,在6月底將會達到最高峰。疾管署今(23)日表示,上週平均每日新增204例COVID-19有併發症之本土個案,其中XBB已經成為本土病毒株。 -
増2例流感死亡 年紀最小5歲男童發病後3天心跳停止殁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662疾管署說明,上週新增14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有11例A型H1N1、3例A型H3N2,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為4例男性、10例女性,發病日介於5月1日至12日,其中11例具慢性病史,均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另新增2例死亡,年齡為未滿10歲及70多歲,為1例男性、1例女性,發病日為5月6日及4月19日,其中1例有糖尿病、慢性腎病、腦中風、免疫疾病等慢性病史;均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均感染A型H1N1。 -
新冠疫情比上周升溫33%重複感染增 XBB變異株成主流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716疾管署今(16)日公布國內自3月20日新制實施後,近7日(5/10-5/16)每日平均新增154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7日(5/3-5/9)之每日平均新增116例上升;5月起本土併發症累計2,022例,其中1,010例(約50%)未打滿3劑疫苗,703例(約35%)未曾接種任何1劑疫苗。上週(5/7-5/13)平均每日新增15例死亡,較前1週(4/30-5/6)之每日死亡平均數15例持平;新增死亡個案中,87%具慢性病史、67%未打滿3劑疫苗、93%為60歲以上。 -
喉痛5天發燒硬撐喝水「如刀割」 竟是扁桃腺周圍膿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04蔡慶諭醫師提醒,「扁桃腺周圍膿瘍」是細菌感染所致,主要是扁桃腺周圍的小唾液腺發炎化膿,因積膿無法排出而導致周圍軟組織腫大,除了會有喉嘴痛、發燒、張口困難、吞嚥困難或說話時含糊不清等表現外,若未及時治療,膿瘍會向其他深頸部潛在空間擴展,甚至向下到縱膈腔影響到心臟造成致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