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愛滋病毒
-
近七成愛滋感染者 隱瞞家人病情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280柯乃熒依據研究發現,國內愛滋感染者約72.4%將病情告知親友,多數親友當下反應是「不可置信」、「震驚」與「心痛」。雖然57%愛滋感染者在告知後,覺得人際互動未受影響,21.4%表示,親友對自己的態度反而比原來更好,但仍有21.4%遭受到負面排拒。 -
愛滋篩檢「I-Check」 伴侶齊篩檢有保障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060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分析2009至2011年統計資料,在已通報的愛滋病毒感染者當中,有1/3在通報一年內發病,顯示感染者延遲診斷情形相當普遍,資料也發現,延遲診斷者死亡率為15%,明顯高於早期診斷者的3%,等於死亡率超過5倍。 -
「愛滋自由女神」上街頭 籲社會關懷愛滋感染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300台灣露德協會長公關專員楊家琪表示,帕斯堤(Positive)代表感染HIV患者積極正向、熱愛生命、永不放棄的態度。根據露德協會調查顯示,近七成感染者目前持續固定的工作,為社會貢獻所長,約5成受訪者表示有工作或經濟上的困難,而超過4成的受訪者更表示,承受到來自家人與朋友的壓力。 -
愛滋迷思多 每天新增兩名年輕感染者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182依據疾病管制局統計,今年截至8月18日,確認愛滋感染者為1405人,24歲以下佔三成,高達420人,平均每天有近兩名(1.8人)年輕族群確診感染愛滋病毒。成大醫院分析,過去五年收治的新愛滋感染者當中,高達四分之一是學生族群,其他則為同性、異性戀。 -
感染愛滋病毒 當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23不過,根據刊登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的最新研究指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檢測為陽性(顯示已罹患病毒)的患者,心臟病發作、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最高可能是其他人的兩倍之多。 -
二成學子暑假不安全性行為 增加性病風險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166依疾管局資料顯示,15至24歲年輕族群罹患梅毒和淋病的情形約有二成發生在暑假期間。另有研究調查顯示,同志有71%曾與網路上尋找性伴侶,進而發生不安全性行為。青少年不安全性行為不僅造成性病感染,也提高罹患愛滋病風險。 -
627全民愛滋篩檢日 勇敢篩檢、愛滋止步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5「知識、行為、血液」為愛滋病的自我三種篩檢方式,「3篩5步,愛滋止步」,即強調全民應勇於自我檢視自身的健康狀況,進而確認自己的健康。愛滋病(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是一種由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簡稱HIV)的反轉錄病毒感染後,因免疫系統受到破壞,逐漸成為許多伺機性疾病的攻擊目標,促成多種臨床症狀,統稱為症候群,而非單純的一種疾病。 -
吃藥可以不得愛滋? 醫:仍須做好安全性行為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375居家華說,所謂預防性投藥可分為二種,一種是接觸後的預防性投藥(PEP),另一種則是接觸前的預防性投藥(PrEP)。但無論是PEP或PrEP,預防能力都不是100%,而且藥物價格十分昂貴。居家華進一步指出,接觸後的預防性投藥可再分二種,一是職業性感染後投藥,另一種是非職業性感染後投藥。前者主要針對高風險醫療人員,後者則針對從事危險性行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