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性病
-
新冠高峰延至7月初!疫苗打氣激增 3大場所自主戴口罩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6814新冠疫情嚴峻,確診人數超乎預期,上週門急診就診達到4萬1402人次,較前1週1萬9449人次增加113%,連續7週上升,高於去年同期2萬3555人次。為此,疾管署上修高峰期單週就診人次至15至20萬,高峰期也往後延至7月初。提醒民眾配合「自主口罩建議」,當進入醫院診所機構、搭大眾運輸、人潮擁擠室內場所等3地點,最好戴上口罩。 -
月經不規則愛注意! 醫:可能導致不孕、子宮內膜癌變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675828歲的林小姐近半年來月經週期變得不規則,有時間隔45天,有時僅20天,經血量也時多時少,經期也變得忽長忽短。她原本月經週期穩定,每28天來一次,經期約5天,經量適中。最近她也注意到臉上痘痘變多,體重增加了3公斤,且基礎體溫無明顯雙相變化。因擔心影響將來生育能力,決定到婦產科門診進一步評估。 -
糖尿病腎病變治療關鍵! 整合式照護助延緩腎功能惡化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674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顯示,台灣洗腎人口比例高居全球首位,其中超過9成的末期腎病患者,其病因源自慢性病變,尤以糖尿病腎病變(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最為常見。這些病患往往同時罹患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等多重共病,使得疾病控制難度大增,所需藥物類別繁多,照護需求也日趨複雜。 -
乳房X光攝影助揪早期乳癌徵兆! 醫釐清2大常見迷思
癌症新知 / 乳癌10105在門診常遇到許多女性病人問:「醫師,我平常都沒什麼不舒服,真的有需要做乳癌篩檢嗎?」這其實反映了台灣女性在乳癌認知上常見的誤解:「沒症狀=沒問題」、「摸不到=不用檢查」。然而,乳癌在早期往往沒有任何不適,也不一定摸得到腫塊。國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宣安表示,當真正出現症狀或能夠觸摸到異常時,病情可能已經進展至中晚期。 -
守護女性健康定期「婦科檢查」不能少 4大項目不漏檢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7801許多婦科疾病初期症狀不明顯,卻可能悄悄危害女性健康,例如乳癌、子宮頸癌、巧克力囊腫和卵巢纖維瘤等。透過定期婦科檢查,有助於及早發現潛在異常,並在第一時間採取治療,有效降低病情惡化的風險。《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婦科檢查項目」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婦科檢查項目排行。 -
健保永續藥師同行! 從給付制度、藥價政策到專業角色
醫藥衛生 / NOW人物10907台灣全民健康保險邁入第30年,健保改革成為當前社會各界熱議的焦點。儘管健保在提升民眾就醫方便性與醫療水準方面受到高度肯定,滿意度很高,但醫療體系內的醫事人員,包括醫生、藥師、護理人員等卻普遍感到不滿。這背後反映出健保制度存在的深層問題,尤其是在給付制度和藥價政策方面。 -
第7波新冠疫情來勢洶洶! 就診人數與重症創今年新高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647第7波新冠疫情明顯增溫,上週新冠就診人次1萬9097人次,比前1週驟增88.2%,另新增93起重症、4例死亡,就診人數與重症個案均創下今年新高紀錄,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預估,將於6月中下旬達高峰,請民眾踴躍接種疫苗。 -
正視白內障手術前乾眼評估! 防術後出現「乾眼風暴」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8599白內障手術中植入適合的人工水晶體是手術後視力滿意度的關鍵之一。何奕瑢院長表示,人工水晶體的種類繁多,從健保到自費皆有,並根據功能需求可分為單焦點、多焦點和延焦段人工水晶體,解決近視、老花或散光等視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