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急性心肌梗
-
女性心肌梗塞症狀不典型 別把心血管警訊當更年期不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492知名表演藝術家陳奇日前因急性心肌梗塞在上海辭世,享壽 95 歲。這位在《情深深雨濛濛》、《上海一家人》等作品中以慈祥奶奶形象廣受喜愛的演員,她的離世再次提醒我們:女性心血管健康不容忽視。和男性相比,女性心肌梗塞的表現往往不典型。臨床上常見患者以「胃部不 適、胸口灼熱」就醫,看似腸胃問題,其實可能是心臟缺血;其他警訊還包括噁心、異常疲倦、頭暈或出汗,有時甚至在休息或睡眠時發生。 -
心肌梗塞症狀不僅只是胸痛 肩痛、噁心都是可能的徵兆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142心肌梗塞在真實生活中的表現可能非常多樣,且往往沒有這麼明顯,以至於經常被忽略,進而延誤就醫時間。根據衛福部資料統計,心血管疾病是台灣10大死因中的第2位,其中「急性心肌梗塞」就是主要的元凶之一。 -
膽固醇正常心血管卻出事? 最危險壞膽固醇是隱藏殺手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231它不像膽固醇那麼有名,但可能更致命。1位年僅48歲的男性患者,身形正常、不抽菸、作息良好,也沒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甚至連膽固醇都在理想範圍內,卻在某天清晨運動時突然倒下,被送國泰醫院急診,經診斷為急性心肌梗塞。更令人困惑的是,他的冠狀動脈內部已有嚴重粥狀硬化,但傳統的心血管危險因子似乎無法解釋他的病情。
-
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膽固醇要達標 中風、心梗不再來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7511心血管疾病高居台灣第2大死因,其中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包括冠心病、腦血管疾病與周邊動脈疾病等,是導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因。值得注意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則是ASCVD重要的風險因子。 -
脊椎微創手術再進化!傷口小更安全 醫曝3種族群適用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15763歲林先生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與高血脂,曾於2024年因急性心肌梗塞接受心導管介入治療。早在2021年,林先生就因腰椎問題接受腰椎第2節至第5節脊椎融合手術並植入金屬桿與骨釘固定。近期因急性下背痛與右腿劇烈疼痛至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志偉教授門診求診,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腰椎第五節至薦椎第一節(L5-S1)椎間盤嚴重突出(HIVD)壓迫神經,導致症狀惡化。 -
疼痛只能靠吃止痛藥? 吃對食物也能幫助緩解慢性疼痛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035身體長期疼痛,不只影響生活,更可能危及生命!「疼痛」是身體重要的生理反應警訊,董氏基金會提醒當疼痛持續超過3個月,就可能轉為慢性疼痛。許多人選擇忍耐或自行服用止痛藥,卻忽略了慢性疼痛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研究顯示,慢性疼痛患者罹患心肌梗塞和中風的風險顯著增加,死亡率也相對較高。千萬別輕忽身體的疼痛警訊,積極面對才能守護健康。 -
心肌梗塞年輕化? 醫:血液循環不良恐搞垮你全身健康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641冬天溫度降低,早晚或室內外溫差過大,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血壓飆升,導致有心血管問題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提高心肌梗塞的發生率。醫師表示,若要追溯源頭,心肌梗塞的原因與血液循環不良大有關係。 -
49歲男早起胸悶、冒冷汗! 病史讓他警覺就醫撿回一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38949歲的梁先生早上起床發現,胸口悶悶、緊緊且全身冒冷汗,因本身有高血壓與高血脂病史,讓他提高警覺,立即掛急診。梁先生在醫院經過心電圖與抽血檢查,確定是急性心肌梗塞,緊急手術放置1個血管支架救回一命,後續又在門診追蹤放了2個支架,透過自身努力戒菸並配合藥物治療,才終於讓生活恢復常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