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思緒
-
「半導體教父」年過9旬養生之道公開 閱讀音樂是良方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600被譽為「半導體教父」高齡91歲的張忠謀,紀律的生活也相當令人好奇。高敏敏營養師整理幾項張忠謀的養生絕招,同時建議,如果努力生活卻覺得自己日日老去,體力狀態都不如以前;或是想認真經營人生最大的資本「健康」。不妨參考看看這個養生秘訣喔。 -
疫後中醫就診人數明顯增加! 尋求解救「長新冠」症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1新冠疫情爆發迄今,官方確診人數已突破6百萬人,連同染疫黑數,恐以逼近千萬,不少人服用清冠一號,緩解症狀,這也提高民眾接受中醫治療意願。最新調查發現,在疫後20至39歲就診族群顯著增加,除了改善身體不適,並希望透過中醫調理身體。 -
長期失眠不能靠吃安眠藥 提升自我覺察力有助改善睡眠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697近期BA.5疫情上升,加上烏俄戰爭、全球通貨膨脹等狀況,加上不少人長期受到經濟、工作或各種壓力所苦,心理壓力逐漸升高,第一步影響的便是睡眠品質。不少人心中千頭萬緒難以解開,選擇吃安眠藥,但這終究並非處理失眠的最佳解。 -
新冠確診康復後迎戰長新冠考驗 中醫藥方陪你安度症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2307COVID-19急性感染一般症狀會在4週內好轉。但部分病人康復後,可能會因新冠病毒感染引發生理病理變化、急性感染引發的免疫系統失調及發炎性損傷,與重症相關後遺症等,影響日常身體活動功能,可能造成呼吸、血液、心血管、神經精神、腎臟、皮膚等系統出現新的、反覆的、持續的症狀。 -
本土疫情狂燒不敢回診! 醫憂思覺失調症患者病情惡化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95這波Omicron本土疫情直線上升,單日確診人數已進入「萬例時代」,指揮中心防疫政策也滾動式調整,「簡訊實聯制」已由「社交距離APP」取代,隔離天數縮短朝向「以篩代隔」的模式,面對防疫政策的改變,讓許多人不免擔憂。尤其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病友,疫情的波動,恐也牽動病情起伏。 -
染疫後長期「腦霧」記憶變差? 羅一鈞:短期影響為主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580新冠肺炎疫情進入第3年,不少人關注的新冠肺炎康復者的後遺症中,有一項「腦霧」特別受到矚目。 -
婚姻如同愛情墳墓 網友討論令人想走出墳墓的離婚理由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553《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2021年度「離婚理由」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離婚原因有哪些? -
每天喝4杯咖啡怎麼還是累? 2項關鍵健檢揪出背後原因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976顏佐樺副院長提醒,常感疲勞,想睡又睡不好的影響因素有很多,但更需留意的是「壓力」與「荷爾蒙的改變」這2項容易被忽略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