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臟超音波檢查
-
肺動脈高壓又稱心臟癌症 未治療5年存活率比大腸癌低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390因呼吸困難,必須使用氧氣管、在家休養,而因為氧氣管最長僅6米,林小姐笑稱自己是「6米女孩」。目前林小姐穩定治療,回想起過去自己過馬路時,走太慢而被按喇叭、遭白眼,當時以為腿短、年紀大了,確診為肺動脈高壓後,才知走路慢為症狀之一。 -
睡前吃蛋糕20年不間斷 老翁心絞痛成頑疾嚴重恐致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762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陳玠宇醫師指出,現代人因飲食西化、晚睡、愛吃宵夜,常有3高等慢性疾病,像陳伯伯每晚習慣在睡前吃蛋糕,會讓夜間血壓保持在較高的狀態,加上蛋糕多由植物奶油製作,具有反式脂肪酸及精緻澱粉,長期食用會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或導致動脈粥狀硬化,甚至產生心血管阻塞及血管血栓形成。急性則造成心肌梗塞發作,慢性則引起慢性缺血性心臟病,兩者若造成心臟功能受傷,則會心臟衰竭。 -
婦人心跳伴隨心雜音 雖為良性瘤卻暗藏致命風險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022賴韋良表示,陳婦的心臟腫瘤屬於黏液瘤,大小約為5 X 4公分,雖然是良性腫瘤,但位於左心房中,加上質地脆弱,因此腫瘤越大,對全身性血液循環造成的阻礙也越大;若是瘤體碎片造成血栓引起體外循環的栓塞,都有可能導致病人隨時暴露在中風、器官缺血或休克致死的風險中。 -
男子體重飆破百公斤 醫評估不減重恐面臨心臟移植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3133尹文耀醫師說明,蕭先生因心功能差,無法立即進行縮胃手術,及術前必須做的胃鏡、食道、核磁共振等檢查,甚至因此導致麻醉風險提高,在會診新陳代謝科醫師及營養師協助下,積極控制飲食及配合運動,4個月的時間體重已成功降至146公斤,且心功能恢復到60,終於在今年3月順利接受縮胃手術,手術時利用腹腔鏡進行胃袖狀切除約3分之2的胃,縮小到開始只能裝3、40C.C的容量,後續再慢慢增加。 -
體外心臟震波按摩助緩和 心絞痛可望擺脫侵入治療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840在國人10大死因排行榜中,癌症穩居第1,第2名則是心血管疾病。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指出,一旦冠狀動脈血管堵塞,就會引發心臟缺血及缺氧,嚴重時會引起心肌梗塞、心律不整,甚至心臟停止跳動、死亡。隨著人口老化,慢性三高疾病盛行率居高不下,這也讓心血管疾病重症患者越來越多,據統計,國內每年約有7萬多人因心臟衰竭而就醫住院,心肌梗塞即為致病原因之一。 -
非阻塞型肥厚性心肌病變 是猝死未爆彈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33常在新聞媒體報導中看到,「他明明身體很好,也沒有心臟病史,怎麼會突然心臟病猝死?」「他是頂尖的運動員,在1次參加3鐵賽事時,在終點前倒地猝死。」這類的個案,都說平時沒有心臟病史,卻因1次心臟病發就死亡。 -
心臟衰竭喘不停 八旬嬤裝節律器從「心」年輕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421台中82歲林奶奶近年來飽受心律不整所苦,總是呼吸急促,最近1個月光是到菜園摘菜就喘個不停,連說話都很費力,家人趕緊送她就醫,檢查結果為嚴重心臟衰竭,心臟射出量僅常人的1/2,致死率逼近五成,立即裝置「雙心室再同步治療節律器」,心臟「回春」效果佳,阿嬤笑說:「好像年輕了10多歲!」 -
突然心悸冒冷汗 檢查揪出心肌肥厚病因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050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志偉表示,像陳先生這樣的患者實屬罕見,必須透過多方檢查,才能找出病因,當他一開始被送到急診時,以心律不整表現,心電圖呈現心室頻脈,也就是致命性最高的心律不整,經電擊讓患者的心率恢復平穩後,又懷疑是因患者的心臟血管受阻塞所致,便立刻送往心導管室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