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理學
-
做白日夢有助大腦活躍 提升創造力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525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員使用了磁振造影MRI掃描100名參與者的大腦狀況,同時讓參與者盯著固定的一個點約5分鐘,再請他們完成測量創造性和認知能力的任務,並且完成關於做白日夢的問卷。 -
愛生氣睡不好? 研究:情緒影響睡眠品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285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心理學家進行一項研究,找來436名志願者完成有關憤怒的調查問卷,並依據參與者的易怒及生氣程度將其分組,同時,也於這些參與者睡覺時進行全程的睡眠監控,以觀察生氣情緒與睡眠品質是否有相關。 -
老年人孤單缺乏社交 70歲前死亡機率達五成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770美國Brigham Young大學心理學Julianne Holt-Lunstad博士表示,他們第一次調查了148項關於孤單和沒有社交的相關研究,參與人數多達30萬人,在這個研究中發現,缺乏社交關係的人,其早期死亡風險比有社交的人高了50%。 -
男人有苦口難開 長期憂鬱不願求助加重病情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220該篇研究以125位成年澳洲男性為對象,為期15周,以此期間所填寫的前、後期問卷資料進行分析,探討憂鬱症狀期間與求助態度的關係。全部分成無憂鬱情緒及長期憂鬱等4組,問卷評估包括這兩周是否有憂鬱情緒、是否曾接受治療及其治療類型、求助障礙量表(BHSS)等;結果發現,症狀的嚴重度是男性求助的關鍵,而長期憂鬱者常因低估症狀的嚴重性,而影響其尋求協助的意願。
-
每天散步提高些微活動量 研究顯示可降憂鬱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296根據結果發現,輕度活動(如散步,呼吸及心律沒有明顯增加或出汗)與改善心理健康和憂鬱症狀的緩解有關;中度(相當於15至20分鐘內走完1.6公里,呼吸與心率增加,但仍能對談)至劇烈(相當於跑走13分鐘完1.6公里,呼吸與心率明顯增加,且難以長時間談話)的身體活動,更能提升整體身心健康,且減輕疼痛之效。研究並指出,過去經常久坐的人,在從事輕度或中度體能活動後,整體幸福感和情緒呈現大幅改善。
-
午休散步15分鐘 提升工作專注力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699研究結果發現,不管是公園散步組或是冥想組,在研究進行後都比進行前的狀態更好,也就是說,午休時間從事散步和冥想15分鐘,下午的工作狀態會好轉,而公園散步組對於午休時間感到開心,冥想組在這個部分則沒有感覺。 -
該不該睡午覺? 研究:小睡片刻增添幸福感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046Richard Wisema教授說明,在分析研究這些人的問卷之後發現,午睡時間少於30分鐘的人,自覺快樂的比例最高,大概有將近2/3的人覺得很快樂;其次是沒有午睡習慣的人,有60%的人感到快樂;而午睡時間超過30分鐘的人,只有其中的56%感到快樂。 -
製造生活小確幸 愉悅感讓人更長壽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07該研究對象為英格蘭50歲以上成年人,共9,365名平均年齡63歲,自2002到2006年間,每兩年透過問卷測量了解生活愉悅度,總共3次。此外,搭配死亡率測量,後者持續至2013年。追蹤期間共1,310人死亡,進一步分析發現,3次調查均覺得自己擁有高度愉悅經驗者,比很少感覺到愉悅的人,死亡風險明顯減少兩成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