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室顫動
-
51歲男突發心因性猝死 新式血管外去顫器技術成功救回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56251歲的王先生於今年1月突發心因性猝死,家人機警發現並緊急送往亞東醫院急診室,經與家屬詳細溝通討論,亞東醫院心臟血管中心內外科醫療團隊成功完成全台首例於導管室「血管外心臟整流去顫器(EV-ICD)」的植入手術,王先生成功恢復生命徵象,經醫療團隊積極治療後,病情逐步好轉,意識狀態也從昏迷恢復清醒。 -
高強度運動慎防猝死風險! 專家示警:3族群特別當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65在健身房重訓、馬拉松比賽時突然猝死的社會事件時有耳聞,熱愛運動,卻提高死亡風險,看似不符常理,心臟科醫師表示,心臟結構異常,或是罹患致命性心律不整等民眾,看起來健康,但從事高強度運動時,心臟受到壓迫,就可能出現猝死危機,不可不慎。 -
心肌梗塞不是裝支架就好! 醫示警:未落實管控易復發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87457歲的張女士本身患有高血壓、高血脂與糖尿病,8年前突發急性心肌梗塞,經醫院緊急治療,放置3支冠狀動脈藥物支架後,持續進行藥物治療,情況控制穩定。然而,患者後續就未再回診,也沒有規律檢查與藥物治療,今年因胸悶不適回診,再次發現冠狀動脈有嚴重堵塞,需要安排心導管手術,但張女士卻在住院前突發2次心肌梗塞,到院前心臟驟停,經救護人員急救後,雖恢復心跳並迅速打通冠狀動脈,但因腦組織缺氧,3個多月了,仍處於深度昏迷狀態。 -
本土+20078!死亡+77 4旬男子外出倒地送醫急救無效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949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7)日宣布新增20,078例本土個案,49例境外移入,77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天新增2例較年輕死亡個案,均為40多歲男性,其中1例打過2劑疫苗,本身有心臟疾病,他日前在外出途中突然倒地,失去意識,到院後PCR檢測為陽性,經過急救仍因心臟病合併心因性休克、新冠病毒感染確診過世。 -
增3例兒童MIS-C最小個案為1歲童 添1例次世代疫苗亡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038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公布新增1例接種莫德納次世代疫苗後的死亡個案,同時新增3例MIS-C個案。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今日新增3例MIS-C;首先是年紀最小的1歲男童,未打疫苗,無慢性病史;在9月14日確診,10月14日有發燒等症狀,懷疑有MIS-C住院,檢查出心包膜積水、腹水,給予免疫球蛋白等藥物治療後,病況好轉,已經在10月25日出院。 -
5大醫學中心揭露猝死4大危險因子! 心房顫動尤其當心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85罹患心律不整等慢性病,若未規律接受治療,病情未受良好控制,感染新冠後重症風險恐增加,原本疾病突然發作的危險也大增。尤其心房顫動患者,若因不願意就醫而導致未能規律服藥控制,中風與猝死風險更會危害民眾健康。 -
本土+28420!首例打滿疫苗20多歲女性死亡 病程僅6天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6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4)日宣布今日新增28420例本土病例,67例境外移入。今日有5例死亡病例,並出現首例20多歲無慢性病女性死亡的案例。 -
到院前心肺停止? 除CPR還要加上1關鍵動作接力救命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701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徐展陽醫師指出,「擴張性心肌病變」是心臟肌肉弱化所導致的心臟衰竭疾病,雖可透過藥物控制心衰症狀,但當心臟日益擴大影響電氣傳導,引發心室顫動而無法有效輸出血液時,就會引發休克。此時,若無及時給予有效的心肺復甦術(CPR)與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急救,死亡率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