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後眼窩痛
-
面對登革熱 一定要知道的10件事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05面對此次來勢洶洶的登革熱,我們能夠做些什麼?以下這10件關於登革熱的事情不能不知道! -
第二型登革病毒大流行 台南再添2死案例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1905疾病管制署與國立台灣大學方啟泰教授合作,在8月17日出刊的《台灣衛誌期刊》發表「2003至2013年台灣地區登革熱併發登革出血熱危險因子分析」,研究結果發現,60歲以上長者與第二型登革病毒是引發登革出血熱的危險因子,60歲以上有糖尿病民眾若罹患登革出血熱,死亡風險將增加10倍。 -
疾管署公布登革熱疫情 累計共1113例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052疾管署公布高雄市新增2例本土登革出血熱,2位個案已康復出院,同住家人無疑似症狀。其中一名為苓雅區77歲女性,有高血壓病史,8月1日出現發燒、肌肉痠痛、關節痛等症狀,住院期間陸續出現血小板低下、下肢點狀出血、肋膜積水、腹水等出血症狀,經醫院通報後檢驗確認。 -
夏天病媒蚊孳生 慎防本土和境外登革熱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385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感染科主任王登鶴表示,「登革熱」又稱為「典型登革熱」(classic dengue)。傳播媒介是「埃及斑蚊」或「白線斑蚊」,潛伏期約3至8天,主要症狀為高燒、頭痛、肌肉痛、骨頭痛、關節痛、後眼窩痛,以及發疹,致死率小於1%。 -
六旬老婦罹登革出血熱 發病至死僅六天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215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上周共新增78例本土登革熱確定病例,其中4例是登革出血熱,造成一人死亡。感染不同型別的登革熱,可能會罹患症狀較嚴重的登革出血熱,提醒民眾做好防蚊措施。 -
雨後注意清容器 今年第二例登革熱本土病例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294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指出,最近受到西南氣流的影響,台灣南部地區持續降雨,民眾下雨過後,儘速清除戶內外孳生源,以降低登革熱疫情發生風險。 -
入夏首例登革熱本土病例 避免病媒蚊孳生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252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指出,該病例居住於高雄市三民區,7月30日開始出現發燒、肌肉關節痛、骨骼痛、頭痛、食慾不振等不適症狀。當日分別前往診所及醫學中心急診室就醫,但症狀並未改善。
-
今年第3例本土登革出血熱病例 死亡率達1成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