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強迫行為
-
強迫症會好嗎?理解背後生命故事 5全系統照亮人生路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754533歲的張先生(化名)在診間門口踟躕良久,才終於踏進門去。反覆確認門鎖是否上好的衝動幾乎讓他錯過約診。環顧四周,手心因緊張而滲出汗珠。等候區內,他看見一位年輕女子默念著什麼,一旁的中年男子不住整理襯衫袖口。張先生稍稍安心,原來他並不孤單。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唐守志表示,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是一種精神健康問題,其特徵是反覆出現令人苦惱的念頭(強迫性思考)與重複行為(強迫性行為)。 -
自閉症患者吃藥會好? 專家:常見用藥可控制相關症狀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894自閉症屬於神經發展疾病,影響到患者的溝通、社交與行為。近年來,醫界以「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來取代「自閉症」,因為自閉症患者表現多樣向,每個人表現方式都不太一樣。在治療上,目前尚無藥物可以治癒自閉症,只能緩解或改善特定與自閉症相關的症狀,如過動、注意力不集中及易怒、衝動、自殘等適應不良行為,或是重複行為、強迫行為、焦慮、憂鬱。 -
易緊張、恐懼未來?營養師建議補充這些營養 穩定情緒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92經常害怕期待,達不到目標嗎?或是設下了工作上的業務目標,希望能通過考試,卻又擔心自己失敗?營養師賀菡懿表示,除了心理因素,生理的因素也可能出現情緒不穩,莫名恐懼的狀況,建議補充維生素B6、維生素D、鋅、鎂等營養素,可以幫助改善相關問題。 -
非自願不斷重複同樣的動作 強迫症分4類型你中了嗎?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7601名30多歲的女性上班族個性追求完美,老是擔心私人訊息會夾雜在紙片、公文中洩露,習慣性將丟到垃圾桶的紙片或交出去的公文再取回檢查,明知這樣不行,她仍無法克制重複行為,造成工作時常延誤。甚至回到家裡,垃圾已打包丟到清潔車,她還追車要拿回來檢視。經醫師診斷為強迫症,接受藥物治療及心理輔導後,症狀逐漸改善。 -
飲食失調恐引發上癮人格 過度運動屬強迫行為易傷身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5134英國劍橋Anglia Ruskin大學運動科學的研究人員,也是研究負責人Mike Trott表示,先前已知道飲食失調的人,更有可能會表現出上癮人格及強迫的行為,而這次的研究發現,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飲食失調的人,通常會大幅增加運動量,這是第1次發現飲食失調帶來的風險。 -
有停不下來的執著? 小心強迫症上身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813收治陳先生的身心醫學科醫師王慧懿說,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被歸類於衝動控制性疾患的一種。其成因可能與心理、社會環境有關,但也有研究發現,其發病可能與遺傳有關,這是因患者的神經及內分泌系統紊亂,造成如5-羥色胺、多巴胺等神經遞質失衡,無法正常發揮其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