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山藥
-
入秋乾癬易復發!中醫治療乾癬 調整體質「養肺潤燥」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307聖元中醫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乾癬的成因複雜,除了遺傳因素,工作壓力大、經常晚睡,再加上應酬飲酒、嗜吃蝦蟹等飲食不節,種種因素都可能導致五臟六腑的代謝失去平衡,體內垃圾無法由正常管道排出,改從皮膚表面找出口,就可能形成濕疹、蕁麻疹、汗皰疹,或是治療較麻煩的乾癬。 -
耳鳴與臟腑功能失調有關 中醫診斷分4種型態辯證論治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475耳鳴是現代人常見的困擾之一,聲音可能如「嗡嗡」、「蟬鳴」、「流水」,安靜時特別明顯,甚至影響睡眠與情緒。徐瑋憶中醫師表示「耳為腎之竅」,耳鳴不只是耳部問題,而是氣血失調、臟腑功能失衡的反映,常與腎、肝、脾三臟相關。 -
秋分節氣到! 中醫:百合蓮子湯助養陰潤肺、緩解秋咳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879秋分之際,涼飆起夕,閑境入幽情。秋分是24個節氣中的第16個節氣,代表這1年已經過了3/4了。此時太陽直射赤道,「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晝夜幾乎等長,在這之後,北半球白天逐漸縮短,黑夜逐漸加長,氣溫也會隨之下降。秋分正值秋季的中點,既有秋高氣爽的舒適,也開始出現「燥」的特質。 -
攝護腺癌術後中醫助氣血調理 中醫師推薦2穴位、2茶飲
癌症新知 / 攝護腺癌19610當男性罹患攝護腺癌並接受手術治療後,儘管疾病本身獲得控制,但術後的康復過程依舊充滿了多重挑戰。包括傷口癒合期的不適、骨盆腔及周邊組織的腫脹、排尿困難、下腹或會陰部不適,以及部分患者會出現性功能下降與情緒波動等。西醫的術後治療與追蹤,對病情控制與復發預防至關重要,但在恢復體力、改善生活品質上,中醫可以發揮輔助的角色。 -
颱風天溫暖你的胃和心! 「快速咖哩飯」自製料理首選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705颱風天放假停班停課,但氣候不佳、道路狀況多,外送平台通常也會暫停服務,不僅很難叫到外賣,即便外送也會延遲,自己出門覓食太冒險、也可能撲空,這時候,學會一道快速料理「咖哩飯」,就能很快滿足口慾,祭飽五臟廟。「鮮享農YA-農糧署」粉絲專頁PO文提到,颱風來襲,不方便外食或叫外送,自己簡單做,備料10分鐘,電鍋一鍵,只需3步驟就能輕鬆搞定一餐。颱風天不只能宅在家,還能宅出滿室香氣。颱風天備食小撇步,選擇根莖類搭配蕈菇類,不僅食材取得容易,又能吃得開心美味。 -
慢性疲勞等於體虛?是身體在求救 3大診斷條件需留意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9911名30歲從事夜班工作的男性因長期作息顛倒、壓力大、飲食重口味又缺乏運動,導致體重逐漸上升,並長期感到疲倦。工作數年後,近日在健康檢查中發現肝指數飆升至100,雖沒有B型肝炎、C型肝炎等,但卻有中度脂肪肝的問題。經過尋求中醫協助,配合治療及調整生活習慣,如:少吃重鹹、睡前3小時不進食等,疲倦感已明顯改善。接下來的目標便是培養規律的運動習慣、戒酒與減重,讓身體更輕鬆與舒適。 -
現代女性不到40歲就出現更年期徵兆? 中醫揭兩大元凶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5772張賜興醫師分享,1位不到40歲的女性,長期出現月經紊亂、經血量多且伴隨血塊、經期疼痛明顯,潮熱盜汗、陰部乾燥、白帶多,咽乾舌燥、筋骨僵硬、腰膝痠軟、失眠多夢合併子宮肌瘤,且有乾眼症、乾燥症、賀爾蒙檢查低下等症狀。對此,張賜興醫師經中醫辨證後,認為患者較偏向腎陰虛體質,因此治療以補腎陰、滋陰血為主,經過約2個月調理,患者身心不適等症狀明顯改善。 -
夏天待冷氣房不出汗? 中醫曝體內溼氣重減少流汗後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930鄭愛蓮醫師解釋,正常情況下皮膚出汗不會癢,然而,皮膚病患出汗則會增加搔癢感,簡言之,是因為體內五臟六腑代謝濕氣的能力失衡,未從正常排泄的管道排出,反而從皮膚毛細孔排出這些體內的濕氣,雖然待在冷氣房內能避免出汗減少搔抓,但仍然必須適度排汗,才能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