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尿失禁
-
巴金森症患者2大「斷電」高峰時間點 醫揭治療新趨勢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6437巴金森症的治療主要依靠多巴胺類藥物,如左多巴胺(Levodopa)、多巴胺接受體促效劑(dopamine agonists)、COMT抑制劑(COMT inhibitors)、單胺氧化酵素抑制劑(MAO-B inhibitors)等。吳瑞美表示,多年藥物治療後,患者普遍面臨藥效減弱的瓶頸。藥量足夠時行動自如,但藥效消退後,較嚴重的患者如同電池沒電,出現全身僵住、動作遲緩、反應變差、寸步難行等「斷電」現象,導致跌倒和傷害。 -
登山客5米墜落癱瘓 把握脊髓損傷黃金期重返正常生活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0050歲的陳男在登山時不慎墜落,從5米高的邊坡摔下,導致雙腿癱瘓、無法行動,並出現尿失禁症狀。經緊急送往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檢查,確診為第一節腰椎爆裂性骨折,伴隨嚴重神經壓迫與馬尾症候群,神經功能受損情況極為嚴重。經神經外科團隊緊急手術處理及後續密集復健訓練,陳男在三周後順利出院,不僅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更已能獨立行走,重返正常生活。 -
咳嗽漏尿難掩尷尬 婦人接受手術擺脫惱人應力性尿失禁
兩性關係 / 女人幫6671「台灣女性尿失禁的發生率相當普遍,據研究估計約有25%的女性,曾經歷不同程度的困擾!」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趙梓辰分享,1名42歲的李女士本身有重度肥胖、慢性咳嗽等病史,且8年前曾有自然產及子宮切除經驗,日常只要咳嗽、打噴嚏都會出現漏尿情形。經過檢查確定她罹患應力性尿失禁,並建議採取尿道中段吊帶手術治療,才順利改善尿液滲漏問題。 -
剖腹產vs.自然產怎麼選? 網友熱議優缺點及潛在風險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067迎接新生命對父母而言絕對是一件人生大事。不過隨著預產期步步接近,究竟要選擇透過手術、可降低產程突發狀況風險的「剖腹產」,還是沒有外力介入、強調自然分娩的「自然產」,成為了孕婦們的煩惱之一,更是必須做出的重要抉擇。接著就一起從費用、復原時間、潛在風險等方面看看兩者有何差異,幫助準媽咪們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剖腹產vs自然產」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選擇剖腹產或自然產的各種考量。 -
漏尿跟遺傳有關?尿失禁非大嬸專利 醫盤點治療優缺點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7301現代女性崇尚健康的生活,無論是重訓、慢跑、登山等活動,都各有愛好者。然而,有不少女性朋友在活動過程中,曾遭遇漏尿的尷尬窘境。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婦女泌尿科主任鄒頡龍醫師表示,門診中發現不少有漏尿問題的女性朋友前來診治,有人使用護墊、或是減少喝水等錯誤方式,反而造成私密處感染。想要擺脫運動中的漏尿困擾,除了記錄排尿日記、確保充足飲水,更重要的是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透過合適的治療方式,方能重拾運動樂趣! -
漏尿不是老人病!調查:國人泌尿問題多 女性更需注意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8987你有泌尿道困擾嗎?根據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最新發布的「40歲以上國人泌尿健康大調查」蒐集1,068有效問卷,發現高達52%的民眾有泌尿健康問題,卻有4分之1(24%)不自覺,更有超過27%的民眾深受漏尿困擾;女性更容易忽略自身泌尿道健康。 -
男子誤信網路不實廣告 渴望重振雄風差點釀成終生遺憾
兩性關係 / 男人幫7259性功能向來是男性相當在意的問題,近來坊間出現標榜能加強勃起硬度與持久性的陰莖環,王先生因為步入中年,時常覺得欲振乏力,看到相關廣告非常心動,立馬下單火速拆封使用,萬萬沒想到套上後卻拔不下來,心急如焚的他趕至醫院就診,最後所幸在醫生協助下順利將陰莖環取下,後續也並未造成長期的後遺症。 -
咳嗽、大笑就漏尿?女人年過40必學這5招 改善尿失禁
兩性關係 / 女人幫8256依據國民健康署110年調查,40至59歲的已停經女性中,有8.3%在咳嗽、大笑、打噴嚏或腹部用力時出現漏尿情形,間接影響生活品質。國健署在此提供5項招數「控制體重、加強骨盆底肌訓練、適當飲水、避免刺激食物及保持清潔」,幫助女性揮別漏尿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