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就醫意願
-
健康檢查該安排哪些項目? 醫師建議:6大方式可參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727健檢項目應該如何安排呢?北投健康管理醫院主任醫師沈彥君表示,由於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健康狀況不同,光靠基礎健檢是不足的,建議民眾可將年齡、生活習慣、個人病史、家族病史、有需要回檢追蹤的地方等資訊納入考量,若還不太知道怎麼選,也能和醫師諮詢討論,設計出一套最適合自己的健檢清單。 -
有憂鬱症卻不治療? 年輕人擔心費用、不知如何求助!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403國外1項大型研究發現,超過53%憂鬱症年輕患者(18至25 歲)並未尋求醫療協助,歸納4大原因,分別為醫療費用過高、不知道向何處求助、認為不需要外界協助、害怕服藥。 -
健保部分負擔調漲!影響慢性病患就診意願 醫師提建議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2414衛福部健保署日前公布健保費率調整方案,納入分級醫療概念。對此,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發表聲明指出,目前的修法方向如通過,慢性病患3個月到診所做檢查開連續處方箋,最多增加300元,恐造成負擔,就診意願降低,且不符合健保法第43條精神。最後建議,診所可增加起收金額,依據層級做不同分類。 -
男人變硬變大並非都好事 睪丸癌搗「蛋」讓下面一大包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217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男性功能中心主任邱鴻傑表示,患者今年2月發現右側陰囊變硬、變大,正想求診解惑時,因疫情爆發影響就醫意願,一拖就是5個月,直到蛋蛋愈來愈大,走路卡卡相當不舒服,加上擔心被旁人指指點點,疫情緩解後,李先生立刻赴醫檢查,才發現已經腫成5倍大,確診罹患睪丸癌。 -
防疫解封健康不放鬆 國建署推4癌篩檢符合資格別錯過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800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也指出面對所有癌症的正確態度唯有早期發現、早期接受治療,才能有效降低癌症死亡風險。 -
牙周病恐增罹癌風險 疫情期間慎選診所安心治療不拖延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4996牙周病的治療方式多以傳統手術或水雷射為主,傳統手術因為開刀傷口大,至少需半年的治療期,新型的水雷射可大幅縮短療程,傷口小且能降低疼痛感,提升病患的治療意願。 -
8旬嬤8周治癒C肝 根除C肝卓越計畫找出患者接受治療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534本次C肝根除計畫主持人蕭敦仁醫師表示,據109年9月至110年2月資料統計,北區C肝收案人數成長率,與前1年同期相比達71%,居全國第1,共有448位患者接受C肝治療,其中有近8成(354位)患者便是透過本次計畫展開療程。 -
疫情衝擊偏鄉醫院財政恐關門 學者籲開放遠端醫療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775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詹長權表示,藉由高度防疫政策控管疫情散布,雖然能讓感染人數下降,但反觀經濟衝擊也會非常高,當中包含醫院,疫情讓許多民眾減少就醫意願,醫事服務量減少,健保請領額度自然下降,特別在偏鄉醫院影響甚鉅,例如恆春基督教醫院,地區偏遠人口本來就少,營運維持相當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