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少運動
-
年假放縱太傷身!醫曝3招回升免疫力 避免開工染流感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85農曆春節剛結束,許多人在假期間熬夜、聚餐、少運動,導致身體免疫力下滑。隨著開工返校、氣溫變化不定,流感病毒趁虛而入,感染風險大增。家醫科醫師陳俊光提醒,春節後應立即調整生活習慣,透過規律作息、均衡飲食與良好衛生習慣等3大健康行動,強化免疫力,降低流感與呼吸道疾病的威脅。 -
小腿是人體第2個心臟 下肢壓力過大影響全身血液循環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20千萬別輕忽靜脈曲張!有名患者前來就診,醫師發現他小腿後方出現了細小的「蜘蛛網狀」血管,這是初期靜脈曲張的典型表現。由於這些血管藏在腿部後方,加上初期症狀輕微,患者往往不自知。靜脈曲張初期可能只是些微腫脹或痠麻感,但若置之不理,加上不良生活習慣的推波助瀾,靜脈曲張可能逐漸惡化,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皮膚潰瘍,不可不慎! -
近2成孕婦妊娠糖尿病異常 快從飲食、運動著手顧健康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5747國民健康署今(8)日表示,目前政府補助孕婦14次公費產檢,並於孕期第24至28週補助1次妊娠糖尿病篩檢,根據統計,該次妊娠糖尿病篩檢結果異常的比率為17.4%。在此呼籲孕婦,平時應維持健康體重、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血糖監測,來守護母嬰健康。 -
2024世界骨質疏鬆日!日常掌握3個要訣 守護骨骼健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87為響應2024年10月20日世界骨質疏鬆日(World Osteoporosis Day)主題「向脆弱的骨骼說不(Say no to fragile bones)」,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從年輕時期開始儲存骨本,透過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和良好生活習慣,及早預防骨質疏鬆。 -
糖友回診前大量運動引發胰島素阻抗 竟出現低血糖症狀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70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何一成表示,糖尿病患長期血糖控制不佳,會對身體器官造成傷害,同時可能誘發多種慢性併發症,不可輕忽!在此呼籲患者,循序漸進調整飲食及運動,避免突然劇烈變動,加上與醫師密切配合,積極追蹤,血糖才能穩定,達到控制的目標值。 -
台灣兒少運動量不足!課餘運動平均3.3小時 慘輸日韓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927據兒童福利聯盟發布《2024台灣兒少運動狀況及家長支持調查》發現,台灣兒少的課餘運動平均時數僅3.3小時,超過半數課外運動時間不到2小時,當中有近4成學生幾乎不運動,長期下來導致近2成體能不佳,跑操場時容易感到胸口痛、快昏倒。 -
驚!男子血便求醫 竟是每天久坐10幾小時釀成痔瘡惹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0851名20歲出頭的年輕男子近3、4個月以來排便後馬桶滿是血漬,伴隨的疼痛也影響生活品質,飽受困擾的他下定決心求醫,經醫師檢查後確認是痔瘡所致,一問之下發現,男子從事設計工作,疫情以來長期在家工作,1天坐10幾個小時鮮少走動,痔瘡快速惡化,最後只好接受內外痣全切除手術,重拾健康人生。 -
反覆胃食道逆流恐致食道癌 天然葫蘆巴護胃遠離火燒心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433簡宏安藥師補充說明,保衛佳主要成分是天然葫蘆巴,遇水可形成膠狀物質,能在胃壁形成保護膜,降低胃酸侵蝕的機率,減少胃酸刺激,跟過往抑制胃酸的藥物作用機轉不同,能減緩胃食道逆流、消化性潰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