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小麥
-
最新10大慢性食物過敏原排行公布 蛋白冠軍、蛋黃亞軍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84近10年來,他乾癬反覆發作,臉部及身體常莫名出現大片紅腫、突起,且大便不成型、易腹瀉。接受慢性食物過敏原檢測,發現他竟對35項食物過敏。 -
子宮肌瘤忌諱進補? 中醫師教你「挑食」破除迷思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3731詢問病史發現該女性飲食上並無太多節制,特別喜歡吃燉補的食品,該名女性就醫後,醫師建議調整飲食習慣,經過6個月的中藥與針灸調理,增生的子宮肌瘤從原本5公分縮小到3公分,其餘的肌瘤也都有穩定的縮小,原本惱人的生理痛也改善許多。 -
走進芳香療法的世界 跟著蕭秀琴一起體驗精油日常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55透過植物的特質與使用歷史,尤其是民族植物的傳說,前人經驗過什麼,有怎樣的使用方式,的確是理解植物作用的好方法,至於體驗到哪種境界,隨著個人的修養與本質,相信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差異。然而,想要一窺使用芳香療法的幾個基本要領與芳香療法的特質,首先是該注意的是安全用法、如何使用,例如,調配混合油的一般概念。 -
5月大男嬰突發過敏性休克險送命 竟是食物過敏惹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261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兒童過敏免疫科主任蔡易晉表示,約有5%至7%的嬰幼兒會出現食物過敏,0.5%可能引發嚴重的過敏性休克,雞蛋、牛奶與小麥為3大最常造成嬰兒過敏的食物。蔡易晉說明,過敏體質的嬰幼兒是食物過敏的高危險群,研究發現,患異位性皮膚炎的嬰幼兒發生食物過敏的機率高達40%,一般表現在皮膚、腸胃和呼吸道,嚴重時則會引發全身性過敏反應,家長務必提高警覺。 -
不讓關節慢性發炎惡化 遠離誘惑清單有這13種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5505慢性發炎是關節炎的特徵,可能會導致難以忍受的疼痛。除了醫師的建議和藥物治療外,下列整理出13樣食物及行為可能會讓關節發炎更嚴重的清單。 -
生活壓力大腸躁症纏身 中醫師教你日常保健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2947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陳重嘉指出,腸躁症主要症狀為反覆性腹痛、便祕或腹瀉,有時便秘腹瀉交替或同時發生,且有腹脹、放屁、腸鳴或腸道運動習慣改變等症狀,讓人相當困擾。門診觀察發現,罹患腸激躁症的患者以無法妥善處理壓力的年輕人居多,不過,近年來生活壓力逐漸升高,年齡層較大的患者,甚至退休長者也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
年菜著重平補高纖低鈉 藥膳養生又健康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120年關將近,隨著世代變遷,年節氣氛似乎也越來越淡,過去大街小巷熱鬧、喜氣的景象已較少見。但年夜圍爐吃團圓飯還是一項重要的傳統習俗,原本居住在各地的家人會藉這重要的節慶團聚一起,象徵一家團聚圓滿,除舊布新邁入新的1年。 -
網傳用寶特瓶來緩解鼻塞? 醫師:治標不治本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81近來網路盛傳「腋下夾寶特瓶法」治鼻塞,日本節目及台灣網友在半信半疑下,紛紛進行實測。研究指出,將空瓶夾在腋下,要夾在鼻塞的相對側,左邊鼻塞要夾右邊手臂;右邊鼻塞夾左邊手臂可以幫助緩解鼻塞。沒想到嘗試後竟然有效,引發網路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