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小細胞肺癌
-
肺癌、乳癌、大腸直腸癌免疫療法納給付 接軌國際指引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6363免疫療法藥費昂貴,健保署24日宣布,今年6月起,給付「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第一線」、「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第一線」、「早期三陰性乳癌」等癌友免疫療法,約有3400名癌友受惠,1年藥費支出約32.95億元。肺癌、大腸癌、乳癌名列111年新增罹癌人數排行榜的前3名,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黃育文表示,免疫療法為癌症治療趨勢,為接軌國際治療指引,近期積極導入免疫療法,提高癌症病人存活率及降低死亡率,並加速癌症病友精準用藥,以減輕經濟負擔。 -
次世代基因定序助攻肺癌治療! 64歲病人重拾生活品質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10091「連走路都會喘,原本以為只是年紀大了,沒想到竟是肺癌!」64歲的李先生長年吸菸,近期體力明顯下滑,簡單的日常活動都感到吃力,於是前往新竹台大分院內科部胸腔內科求診,經吳家豪醫師詳細檢查後,發現他單側肋膜積水,隨即安排住院進一步檢查。透過胸部電腦斷層掃描、腫瘤切片及胸水化驗,確認罹患「晚期非小細胞肺癌」。 -
3招防肺癌!EGFR突變轉恐復發轉移 醫揭1治療降風險
癌症新知 / 肺癌6419在台灣,肺癌是10大癌症中「發生人數最多、晚期確診比例最高、死亡率最高」的3冠癌王,嚴重威脅國人健康。為呼籲全民正視肺癌的威脅,台灣癌症基金會邀請國民好媳婦佩甄擔任肺癌衛教大使,鼓勵民眾一起加入「測一下肺怎樣」行動,提醒高風險族群定期接受篩檢、及早揪出肺癌,早期治療增加治癒機會! -
及早防肺癌降低死亡率 醫籲:40歲成人每年需檢查1次
癌症新知 / 肺癌5892振興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陳威廷強調,早期預防和早期治療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關鍵,建議40歲以上成人每年接受1次胸部X光檢查,高危險族群可2年接受1次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有家族病史者則應與醫師討論適當的檢查頻率,以真正達到預防肺癌之效果。 -
4千名肺癌患者福音 健保投91億擴大給付第3代標靶藥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5231中央健康保險署今(17)日宣布,自10月起擴大給付治療肺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突變的第3代標靶藥osimertinib成分藥品,預估單年最高總藥費支出達91億元,為健保史上給付單一藥品年度費用最高之藥品,而將有4千名癌症病友因此受惠,平均每人每年節省約115萬元藥費。 -
藝人不菸不酒肺腺癌離世!空汙恐是關鍵 咳嗽不是小事
癌症新知 / 肺癌4813在《台灣靈異事件》影集中,飾演「鐵頭」警官而走紅的汪建民,不幸於10月7日死於肺腺癌,享年56歲。他於8月底參加電視節目,分享抗癌經歷,自己不菸不酒,但年輕時就有習慣性咳嗽,但並未積極就醫,也未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他呼籲大家重視健康,不可輕忽身體狀況。 -
治療肺癌有技巧!西醫控制癌細胞 中醫調理術後副作用
癌症新知 / 肺癌4862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日前舉辦肺癌病友會,邀請醫師分享中西醫的癌症治療及保養方式。方科智說明,第1期肺癌5年內存活率高達90%,第4期則降至10%,但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因此多半發現時都是晚期,晚期症狀包括咳嗽、胸痛、呼吸困難、咳血等。 -
「這族群」肺鱗癌風險增!免疫標靶接力治療 力拚存活
癌症新知 / 肺癌10685根據國健署公布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指出,肺癌首度擠下了大腸癌,成為「新癌王」,而在廣大的肺癌族群中,與吸菸直接相關的即是鱗狀細胞肺癌(又稱肺鱗癌)。肺鱗癌好發於肺部的中央,雖然生長的速度慢,但可以擴散的面積很大,不可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