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寂寞
-
寂寞恐加重病情 研究:心臟病患者孤單住院死亡率高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768研究人員從中發現,與不覺孤獨的人相比,感到孤獨的人產生焦慮沮喪感的可能性高出3倍,相較之下,生活品質也比較低。同時發現,1年之後,女人因為寂寞的死亡機率多出3倍,而男人則是2倍。 -
5大社群媒體幸福感排名 IG敬陪末座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884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醫師詹佳真說明,16至24歲年輕人是使用社群媒體頻率最高的族群,這個年齡剛好是發展個人認同及建立情緒與心理健康的關鍵時期,家長與師長應該特別注意孩子使用社群網站的狀況。 -
年輕人「機」不離手 eSOS救命網符合時代需求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174由自殺防治台北市生命線協會建置的「eSOS救命網─心理健康多元服務e平台文字即時通」已正式上線,由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薛瑞元、台北市生命線理事長王承熹、台北北區扶輪社社長林文進與參與贊助的各國扶輪社社長,以及資通電腦董事長余宏揚共同主持啟用儀式。台北市生命線成立於1969年7月,提供24小時自 -
社群好友多? 英研究:仍有8成5感到無助
醫美減重 / 心靈成長3586雖然已經成年,不過18至25歲的年輕世代,實際上內心世界卻充滿焦慮、寂寞,一項英國研究調查指出,金錢是年輕人最大煩惱之一,在社交平台上的朋友平均165人,但仍有85%會感到孤單,實際上可求助的對象平均只有4人。 -
年後長輩身體不對勁 空巢綜合症使人愁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882能夠忙碌,感覺被需要,也是一件快樂的事,快70歲的陳阿嬤,身體硬朗,平常獨居,去年過年期間忙著張羅打點兒女們的飲食起居,但年初五後,兒孫陸續回家,她整人便不對勁,胸悶、喘不過氣、全身痠痛,看了家醫科、復健科、心臟科等門診,找不出病因,轉至身心科,才確診為「空巢綜合症」。 -
動物輔助治療 毛小孩來作伴失智患者展笑顏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991 -
狗狗陪伴入睡 美研究:可增進主人睡眠品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76美國Mayo診所亞利桑那州校區睡眠醫學中心的睡眠醫學專家Lois Krahn博士指出,他們研究了包括40名健康的成年人與寵物狗,所有寵物狗都在主人床上或是房間內的其他地方睡覺,一共追蹤了5個月的時間,觀察主人的睡眠習慣。 -
老人重聽不治療 恐提高失智風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53重聽除了會導致生活上的不便以外,智力衰退更是不可忽視的後果。李宏信醫師解釋,由於重聽容易造成聽損者與他人溝通上的困難與誤解,一再要求他人重複同樣的字句,多半會讓聽損者──老人家覺得沒有面子,乾脆減少溝通,在大幅降低與他人接觸的情況下,智力也就間接衰退。根據臨床觀察,聽損程度越嚴重,智力衰退的幅度也就越大,因此老人家一旦有重聽的情況出現,務必立即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