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安全性
-
7旬嬤手術風險高 醫師利用麻醉深度監測系統化險為夷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4278歲阿琪(化名)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日前因下背痛、雙腿會麻而就醫,醫師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壓迫脊椎神經,安排住院進行腰椎椎弓切除手術放置椎間體護架,術前麻醉評估需全身麻醉,病人和家屬對術中、術後風險感到不安焦慮,因此奇美醫院麻醉部主治醫師游嘉鴻建議家屬,考慮使用「麻醉深度監測」,而阿琪在全程麻醉深度監測下,接受全身麻醉順利完成手術,術後除傷口略疼痛外,無其他不適,家屬也安心了許多,後續恢復良好如期出院。 -
全身麻醉後卻像鬼壓床? 醫師強調肌肉張力監測重要性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310新竹台大分院麻醉部醫師王逸萍說明,在麻醉醫師的術前訪視中,偶而聽聞病人會提起過去全身麻醉的經驗,常見包含吸不到氣、說不出話、張不開眼、動不了、像鬼壓床一樣。醫師回溯病人過去的麻醉方式和麻醉上使用的藥物,可查見幾種藥物為可能影響的原因,其中肌肉鬆弛劑的殘留占了極大比例。 -
兒童未坐安全座椅死亡率大增8倍 謹記使用4要訣保平安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757根據美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的交通事故統計,兒童未乘坐安全座椅,死亡率是乘坐者的8倍。國民健康署110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未滿4歲兒童每次乘坐轎車時,有將近1成8的家長不常將兒童安置在安全座椅上,其中家有3歲到未滿4歲的兒童的家長中,更有將近2成的家長從來沒有將兒童安置在安全座椅上。 -
預防乳癌可從改變飲食習慣做起 醫授3招助你降低風險
癌症新知 / 乳癌6953乳癌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我國現行的乳癌篩檢政策,鎖定了45至69歲這類族群,因為這是最容易遇到乳癌的年齡層。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乳房外科主任黃裕閔表示,採取健康的生活方式、營養攝取均衡和適度運動,可降低乳癌風險。 -
衛福部公告修正3類食物重金屬含量! 預計7月1日上路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455有鑑於嬰幼兒為應加強避免暴露重金屬危害之高風險群,故本次修正將針對特定嬰幼兒食品加嚴重金屬鉛及鎘之限量規定;對於國人喜食之禽畜內臟類產品,亦予以酌調加嚴其鉛之限量。另外,由於堅果油籽類為國人補充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之嗜好性食品種類之一,為加強管理,本次也新增該類別之重金屬鎘限量。 -
淋病年輕化!男女症狀大不同 愛愛前做這件事有助預防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9712門診觀察發現,淋病患病年齡有較以往年輕的趨勢,可能是隨著生活逐漸恢復疫情之前狀態,人與人的交流增加,加上各種交友軟體盛行,輕忽安全性行為導致。書田診所泌尿科副院長林儒廷表示,近期有1位剛滿18歲男大學生,由媽媽陪同就診,自述1週前有與網友發生親密行為,這幾天尿道出現大量黃色分泌物,檢驗分泌物確認為淋病,明顯也是淋病年輕化的案例。 -
長期服用安眠藥恐上癮 專家從安眠藥歷史揭常見副作用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4677專業藥師「藥博士 正藥說」在臉書貼文介紹人工合成的安眠藥歷史,原來古代的酒精就是最早的安眠藥物,隨著藥物精進,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BZD)藥物為目前最常使用的安眠鎮靜藥物,但須在醫師評估下服用,才能減少「耐受性」、「依賴性」等困擾。 -
全身麻醉安全嗎? 台大醫院辦衛教展宣導正確手術觀念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57面對全身麻醉手術,多數民眾對於其風險相當擔心!為了破解大眾對麻醉的治療迷思,台大醫院攜手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舉辦為期兩周的 「你我E起守護病人安全 術後加速康復不憂心」手術安全展,向民眾宣導麻醉安全認知,建立正確的手術觀念,期盼減輕民眾對於全麻手術風險和術後併發症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