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子癲前症
-
「抗磷脂質症候群」造成反覆流產 個別化治療圓生子夢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679這是每個經歷反覆流產的女性心中最痛的疑問。有一位事業有成的女性在35歲結婚後積極備孕,沒想到接下來的4年成了她人生最黑暗的時期。第一個寶寶在懷孕5週時離開、第二個撐到8週卻還是沒了心跳、第三個好不容易到了10週,超音波檢查時醫師卻仍宣告壞消息。多次試管療程的煎熬、無數次的抽血打針,讓她身心俱疲。直到遇見光田綜合醫院婦產部吳成玄醫師,進行全面的自體免疫檢查,才發現原來是「抗磷脂質症候群」這個隱形殺手在作祟,確診後經過個別調整的治療方案,這位39歲的女性才一圓當準媽媽的夢,終於迎來健康寶寶。 -
不孕症補助升級11月上路! 試管嬰兒首胎最多補助15萬
兩性關係 / 不孕症14270為協助懷抱生育夢想的夫妻實現為人父母的願望,國民健康署自110年7月起擴大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方案,至今已滿4週年。截至114年8月底,已協助超過2萬6千對夫妻迎接逾3萬名新生兒。為進1步減輕生育經濟負擔,補助方案將於114年11月1日起再加碼,調高多項補助金額,首胎第1次申請補助最高可達15萬元,其後各胎的第1次補助也由現行的6萬元增加為15萬元,降低不孕症治療過程中的經濟壓力。 -
妊娠高血壓恐致早產 杜仲續斷茶加穴位按摩助穩定血壓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6133孕育新生命固然是充滿喜悅與期待的過程,但期間仍可能面臨許多風險,妊娠高血壓便是其中之一。所謂的妊娠高血壓指的是孕婦原先沒有高血壓病史,但是在懷孕20週後發生血壓升高的情形,醫學上的定義為收縮壓大於140mmHg或舒張壓大於90mmHg。由於罹患妊娠高血壓可能會引發子癲前症、子癲症,以及肝腎臟功能異常等併發症,令許多孕婦聞之色變。 -
高齡產婦如何生養?從備孕到產後照護 醫師完整告訴妳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11138根據內政部的資料顯示,112年的新生兒母親平均生育年齡為32.44歲,且第1胎的平均年齡為31.5歲,而35歲以上的生育者更是超過3成,顯現出國內的晚生現象。如此,高齡產婦也將成為國內至關重要的議題。若是生育年齡較晚,成為了高齡產婦該如何充分的準備,誕下健康寶寶的同時,也能保障母親的健康呢? -
病人安全週!國泰推衛教擴及社區 強化孕產、診斷安全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734今年的病人安全週主題為「孕產安全你我共守」、「安全診斷 健康把關」,國泰綜合醫院病安週系列活動從即日起至10月18日止,不僅在院內舉辦相關衛教活動,更把病安文化擴大推展到社區及鄰近醫療院所,包括與附近里民進行衛教闖關活動,更與鄰近婦產科診所及醫院合作,共同推廣。 -
高風險孕婦量身定制產檢項目 提早為胎兒健康做好把關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9764對於高風險孕婦,徐浩醫師還建議自費進行額外的檢查,像是特殊基因檢查,包括:SMA(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篩檢、X染色體脆折症篩檢,以及羊水晶片檢查。國建署針對34歲以上高齡產婦提供產前遺傳診斷檢查補助,通常在懷孕16至18週進行羊膜穿刺,透過分析羊水中的胎兒細胞檢查染色體,以篩查唐氏症、迪喬治症候群。 -
計畫生育必看! 年紀與風險成正比、試管嬰兒補助10萬
兩性關係 / 不孕症7941年齡為影響生育力及母嬰健康之間息息相關,40歲女性自然懷孕已降至5%以下,人工生殖活產率於受術妻年齡42歲以上也僅剩7.6%。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高齡生育風險高,應把握理想生育年齡及早規劃。此外,衛福部補充,一般不孕夫妻若有試管嬰兒療程需要,首次申請最高補助10萬元,協助不孕夫妻實現生育願望。 -
國健署揭人工生殖技術常見迷思 鼓勵及早規劃適齡生育
兩性關係 / 不孕症9756內政部111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全國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為31.43歲,與20年前的26.9歲相比增加4.53歲,而初次生育婦女當中,35歲以上占4分之1。現今越來越多女性因人生規劃積極詢問凍卵,認為趁年輕保存卵子,對於延後生育就有絕對的保障,國民健康署宣導,女性高齡懷孕風險不會因凍卵而消失,因此適齡生育很重要,就算凍卵也要及早規劃生育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