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太陽
-
SPF愈高防曬效果愈好?PA是什麼? 防曬指標1次了解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745由於不同的防曬指標,所阻擋的紫外線類型並不相同,因此在了解常見的防曬指標前,應先認識紫外線這3種類型,以及它們可能對皮膚產生的影響。一般而言,紫外線(Ultraviolet,簡稱UV)可依波長分成UVA、UVB、UVC,以下分別介紹3者可能對皮膚造成的傷害。 -
防曬乳、防蚊液哪個先擦? 間隔X分鐘以避免交換作用
醫美減重 / 彩妝保養3864綜合媒體報導,全球氣溫屢創紀錄,7月3日是全球有紀錄以來「最熱的1天」,顯然高溫以及炎熱,是所有台灣民眾在夏天必須學會面對的天氣,藥師公會提醒民眾戶外活動要注意防曬和熱傷害風險外,也要提醒民眾,有在服用抑制汗腺分泌的藥物,像是抗組織胺藥與三環抗憂鬱藥等,恐怕會增加中暑風險,要儘量減少戶外活動。 -
維生素D可降低老年人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揭密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5在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評估了超過21,000位年紀60歲以上的老年人,以了解補充足夠的維生素D對心血管方面能帶來何種好處。研究參與者每個月的月初都會固定服用1顆含有60,000IU維生素D的膠囊或安慰劑,並持續追蹤5年。 -
曬傷塗牙膏有用嗎? 醫師破解迷思:出現這症狀速就醫
醫美減重 / 彩妝保養3599皮膚曬傷時,可以塗抹牙膏、刮鬍泡,先應急,減少疼痛發炎,這是真的嗎?皮膚科醫師表示,塗抹牙膏、刮鬍泡可能讓皮膚出現短暫涼爽的舒適感,但無助於改善曬傷肌膚,建議在第1時間以用乾淨的冷水擦拭皮膚,降低表面溫度,再塗抹曬後修護乳液。 -
最熱節氣「大暑」到! 中醫傳授3招緩解中暑不適症狀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562大暑是24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也是夏季最後1個節氣。「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則是指炎熱之極。相對小暑,大暑更加炎熱,是1年中陽光最猛烈、最炎熱的節氣,「濕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且大暑節氣最容易產生中暑症狀,特別是在室外無防曬時更容易發生。 -
熱傷害就醫人數比去年增1.6倍 農民上工4招預防熱傷害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36中央氣象局觀測資料顯示,台灣年平均氣溫於過去110年(1911至2020年)上升約攝氏1.6度;在四季分布上,21世紀初夏季長度已增加至約120到150天。根據衛福部「即時疫情監視及預警系統」通報急診就醫資料,今年7月起截至15日,因熱傷害就診累計已達470人次,約為去年同期的1.6倍。同時,7月第1週全球均溫在1週內3次破紀錄,可能達到10萬年來最高的全球均溫。 -
防曬產品「係數」這樣就夠 食藥署教你簡單護膚防曬傷
醫美減重 / 彩妝保養3564食藥署提醒,防曬化粧品主要目的是補足物理性防護的不足,一般日常生活選擇塗抹足量 SPF 15到30的防曬化粧品,防曬能力就已足夠,並不是防曬係數加倍效果即加倍;如果要在陽光下活動,建議使用防曬係數較高且具紫外線UVA防護功能的產品,並建議應每隔2-3小時或用毛巾擦拭過肌膚後,再次補擦足量的防曬劑;游泳玩水時,則建議使用標示具防水功能的產品,強化自身陽光防護,減少曬黑或曬傷的可能性。 -
兒童暑假看電視滑手機要控時 預防近視5大撇步跟著做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979台灣近視人口超過1300萬人,其中6歲的兒童近視比率約20%,12歲的學童約為60%,18歲則提高至85%。台北慈濟醫院眼科醫師鄭涵之表示,近視為不可逆的現象,國小階段的度數增加最為快速,每年平均增加100度,國中與高中階段則是每年增加約50至75度。一旦變成5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後,未來有更高的機會罹患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剝離、黃斑部病變等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