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大醫院
-
解決急診壅塞!學習日本經驗 假日急症中心擬10月上路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8294假日生病,趕赴大醫院急診,看病領藥,常得排上好幾個小時,健保署將於10月起試辦「假日急症中心」,在急診壅塞醫院(如林口長庚、台大、馬偕)附近地點開設據點,分流收治急診輕症病人,掛號費一定低於醫學中心。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則表示,假日急症中心是一項值得期待的制度創新,但不能只是空間的設置,而應是醫療系統整體思維的轉型。 -
高血壓是疾病根源 國健署「安心血壓站」預防勝於治療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8442全台罹病人數多的疾病為高血壓,患者超過500萬人,113年高血壓慢性處方箋多達1163萬4481件。為了有效預防,國健署、台灣高血壓學會提出「722原則」,「7」連續7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1次、「2」每次量2遍,取其平均值,透過正確的量血壓方法,才掌握血壓值,預防高血壓。 -
恐慌症發作擔心快死掉?醫揭13項症狀 專業治療獲成效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3279恐慌症(Panic Disorder)是一種特別的心理疾病,發病若不治療,會持續發作及惡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大申指出,恐慌常常是不可預期的突然發作,而發作前少有徵兆,但是嚴重發作時間都不長,很少超過半小時。恐慌症患者常擔心會隨時發作,發作頻率可能好幾個星期1次,也可能一天好幾次。
-
新版圖文「失智症10大警訊」淺顯易懂 生活中趨吉避凶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8106隨著人口老化,失智患者逐年增加,台灣失智症協會今天推出更新版「失智症10大警訊」,除了常見的記憶力變差,如果在家裡時,常將物品放在不合理或不恰當的位置,而找不到,或是語言表達、書寫出現障礙,均屬於失智警訊。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表示,失智症為多種病因的症狀組合,因此症狀也多樣化,為此重新整理10大警訊、預防文宣,以淺顯易懂的圖文傳遞給民眾,希望民眾掌握風險因子、提早辨識警訊,從日常生活保護大腦健康。 -
林俊傑演唱會公開心臟功能異常! 醫剖析常見心臟問題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8629歌手林俊傑「JJ20 FINAL LAP」世界巡迴演唱會於北京鳥巢連唱3週9場,昨(7月13日)最後一場,台上表演時突然整個人彎腰,露出痛苦表情,他在尾聲說著,「生命的沙漏加速著,我還能唱多久?」,去年4月被診斷心臟功能異常,必須每天服用藥物,才能控制病情。 -
皮膚癌年增2千例! 出現黑色斑塊、邊界不規則勿輕忽
癌症新知 / 其他癌症1040776歲的林先生在5個月前發現右腳大拇指有1小塊深黑色斑痕,他原本以為是先前2次意外撞傷所引起的的瘀血,但大約在1個月前,林先生發現黑色斑痕有擴大的趨勢,雖曾至診所求醫,但被告知是瘀青。所幸林先生的女兒警覺,勸說父親再去大醫院找皮膚科醫師尋求第2意見。在醫院經皮膚鏡、皮膚切片病理檢查後發現罹患「肢端黑色素瘤」,轉至整形外科進行截肢評估與手術後,目前恢復良好,且持續回診追蹤中。 -
「狼醫查詢平台」迄今無進度 朝野立委一致批評衛福部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527狼醫性搔事件頻傳,衛福部今年5月承諾1個月內規畫「狼醫查詢平台」,迄今無進度。衛福部長邱泰源今天於立院表示,一切需在法規下,尋求法源,已與司法院請教,至少將判決書等可公開部分,呈現在大家看得到地方,預計8月就可上路。 -
提早大腸癌篩檢有助降低死亡風險 台大研究登國際期刊
癌症新知 / 腸癌13033糞便潛血檢查為大腸直腸癌篩檢的利器,台大醫院今(3)日公布最新研究報告,如將糞便潛血免疫檢查篩檢年齡從「50歲」提前至「40至49歲」,可顯著降低大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發生風險可下降4分之1,死亡風險降低4成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