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多胞胎
-
高齡產婦孕期患子癲前症 妊娠高血壓恐致胎兒早產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764魏沛秝指出,子癲前症是胎盤功能失調所致,常見於初產婦、本身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腎臟病、胎兒水腫、羊水過多、紅斑性狼瘡、曾發生過妊娠高血壓、多胞胎、葡萄胎等孕婦,是產科醫師最擔心的懷孕疾病,也是造成孕婦及新生兒死亡、早產的主因之一。 -
孕婦體重過度增加 恐引發子癲前症危及母嬰健康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41亞大附醫產房主任魏沛秝表示,子癲前症又稱為妊娠毒血症,是產科醫師最擔心的懷孕疾病,可能成為孕婦及新生兒死亡、早產的主因之一。該患者懷孕時身體質量指數(BMI)高達35,體重80公斤,且妊娠20周以後,間隔6小時以上2次血壓測量皆超過140/90mmHg,並合併全身性水腫,確診為子癲前症。 -
迎接早產寶寶出院 新手爸媽居家照護完攻略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334國泰醫院新生兒科加護病房主任洪依利指出,早產兒的照護不單指院內照護,2歲前都要定期進行評估,甚至在2至5歲學齡前,在神經學和認知發展都要加以注意,觀察是否有學習上的障礙,尤其是1,500克以下的早產兒,在5歲前都不能掉以輕心。 -
安全睡眠環境5大守則 不讓嬰兒猝死悲劇上演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163澄清醫院中港院區醫師指出,小男嬰到院時已無生命跡象,口鼻略有出血,臉色發黑,經初步了解,男嬰與父母睡同張床,所以不排除可能是媽媽熟睡時不慎壓到寶寶,而導致憾事。醫師提醒,照顧1歲以下的幼兒,千萬不要貪圖照顧方便而睡在同1張床,也不要在沙發上抱小孩睡覺,很容易因為蓋住到嬰幼兒口鼻,造成難以彌補的悲劇。 -
寶寶趴睡相較於仰睡 猝死風險比例高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2寶寶趴睡,不幸猝死!每隔一段時間,總會發生類似不幸事件,家長等照護者的一時疏忽,讓嬰兒處於危險睡眠環境中,106年就有23件不幸案例,寶寶無法平安長大。 -
借卵成功受孕 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提升成功率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259林小姐30歲時產下第一胎,之後再婚,40多歲時想與第二任先生擁有1個小孩繼承家業,做了6年的試管嬰兒都沒有成功,又發生早發性卵巢衰竭而停經,當時已經60歲的丈夫精子品質也不好,最後以借卵利用試管嬰兒療程(IVF)搭配胚胎著床前基因染色體篩檢(PGS),順利成功懷孕。 -
孕肚學問大 醫師教妳正確測量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4196懷孕中的妳是否也很期待肚子變大的模樣,但同時也擔心肚子的大小正不正常?其實排除病理因素,孕肚大小因人而異,而且不一定與胎兒體型或子宮空間有關,因為孕媽咪的體型也會影響肚子的大小與形狀。 -
子宮頸太短易早產 孕婦環紮保住胎兒
兩性關係 / 女人幫11813子宮頸長短與胎兒安全息息相關,臨床顯示懷孕中期(約20至24週)的子宮頸長度應超過2.5公分,若低於2.5公分屬於子宮頸過短,其原因可能為子宮早期收縮或是子宮頸閉鎖不全,這些都容易造成胎兒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