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多囊性卵巢
-
備孕遇瓶頸? 北市聯醫「迎子方」、「啟宮湯」助好孕
兩性關係 / 不孕症7900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醫療部推出「迎子方」與「啟宮湯」2種即飲包處方可供選擇,幫助有生育困難的女性做身體上的調理。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陳安履表示,「迎子方」與「啟宮湯」的設計是將過去成功幫助備孕女性懷孕生子的科學中藥與煎劑處方整理條列,同時考慮影響備孕與活產的病因以及月經週期各階段會碰到的問題去做歸納整理最後推出的2種處方。 -
許家蓓癌逝!子宮內膜癌奪命 停經前後異常出血快就醫
癌症新知 / 卵巢.子宮6702民進黨籍台北市議員許家蓓罹患子宮內膜癌48歲辭世,令人意外。國健署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子宮內膜癌發生率已超越卵巢癌和子宮頸癌,成為婦科癌症之首。由於早期子宮內膜癌並無明顯症狀,專家提醒停經前後女性如有異常出血,應及早就醫,接受檢查。 -
DSD、XY染色體性別爭議 從林郁婷事件看運動公平性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8561DSD並非是「跨性別」(transgender),兩者是不同的概念。跨性別的廣泛定義是:出生時被認定的性別與自我認同的性別不同。大多數DSD都是認同出生時的性別,也就是所謂的順性別。 -
女子月經量多、出血時間過長看婦科 揪出子宮息肉禍首
兩性關係 / 婦科診療室13528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鍾凱丞指出,子宮息肉好發於約20至50歲左右的女子身上,原因推測與雌激素曝露相關,若是女子身材肥胖、多囊性卵巢或補充過多雌激素藥物,息肉生長風險相對較高。 -
女子罹多囊體重破百!月經1年沒來 醫採1療法成功減重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6453奇美醫院代謝減重中心暨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林逸峯表示,大部分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可能有代謝症候群,且約有60%的人合併肥胖問題,但體重減輕後症狀常會獲得改善,所以臨床第一線治療方式主要以降血糖藥物加上飲食、生活型態改變,改善病人的胰島素抗性,減輕體重達到症狀緩解。 -
29歲女備孕7年沒消息 醫揪「不孕」原因成功懷3胞胎
兩性關係 / 不孕症9708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劉邦斌表示,「不孕症」是指男女雙方經過1年未避孕的性生活後,仍未順利懷孕,此情形又可分為原發性不孕症與繼發性不孕症,前者指的是從未有過懷孕的經驗,後者則是曾有過懷孕的經驗。 -
龍年生龍寶寶!把握「做人」時機 中醫調理體質助好孕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103張若偉中醫診所院長張若偉表示,女性要調理好孕體質,掌握月經週期的規律性尤其重要,排卵期大約發生在經期第1天起計算的第14天,很多女性較難受孕往往是因為排卵期障礙,除少數因先天性卵巢疾病外,多數都是後天生活影響,除了肥胖容易導致不孕,壓力、熬夜追劇、滑社群媒體等習慣晚睡、睡眠不足,加上如果夫妻2人都晚睡,往往體力不濟、「性」致缺缺,自然難以懷孕。 -
月經失調恐增心臟病風險? 有這2大婦科問題尤其注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020最近有2項獨立的研究表明,有月經失調的女性,存在較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其中因月經失調所致的疾病,又以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或經痛較為常見,。因此,研究人員便各以這2項作為研究主題,評估女性常見的生殖健康狀況與心血管疾病間的關係,而這2項研究結果已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23年科學會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