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夏天
-
連日高溫流汗潮濕沒擦乾 小心皮膚恐成「1病菌」溫床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30高溫濕熱的夏季,給了皮膚上的細菌「坐大」機會,因熱及流汗而生的各種皮膚疾病變多,「去除汗漬、保持肌膚乾爽」,是炎夏肌膚保健重要的一環。 -
沒有最高溫只有更高溫!氣溫創新高 嚴重造成心臟危機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2555地球暖化的結果,就是整個夏天1天比1天還要熱,美國心臟協會(AHA)表示,美國大部分地區破紀錄的高溫,已經造成嚴重的心臟危險,必須採取措施來保護自己,尤其對於老年人、肥胖者、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及中風病史的人來說,尤其重要。 -
大暑前後小心中暑!中醫針對陽暑、陰暑 推薦2款茶飲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783中醫師吳宛容表示,「大暑」前後氣候酷熱,民眾容易有中暑及日曬後皮膚紅癢,或者起小丘疹、水皰、風團等「多形性日光疹」症狀發生。中暑一般可分為「陰暑」、「陽暑」,針對這2種狀況,中醫師特別公開,適合陰暑喝的「香薷薑桂茶」及適合陽暑飲用的「清暑益氣茶」配方,幫助民眾夏天消暑。 -
熱到爆!預防乾旱節約用水大作戰 6招省水妙方學起來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559台灣去年夏天因缺乏降雨,用水供應量大減面臨「百年大旱」,現在回想被停水的情境仍令人心存餘悸。為了避免類似情況再度上演,民眾應在日常生活中建立節約用水的觀念。《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省水方法」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6大省水妙招。 -
夏日預防熱傷害! 下載「樂活氣象APP」掌握預警資訊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79大暑即將來臨,天氣真的越來越熱!如果能知道今天或未來一週所在地區的天氣及熱傷害風險,就能及早因應預防熱傷害的發生,對此,國民健康署、中央氣象局、中央研究院共同開發「樂活氣象APP-健康氣象服務」,結合本國氣象及健康資訊,建立國人適用之健康氣象預警平臺,讓大家關注天氣的同時也能隨時掌握健康。 -
守護偏鄉30年! 陳培榕醫師赴花蓮守護頭頸癌病友健康
健康養生 / 好讀精選3092仍有不少偉大的醫護人員前往當地就任,令人尊敬與敬佩。在花蓮慈院服務的陳培榕醫師,在東部成立頭頸癌跨科整合治療團隊,協助這些有頭頸癌的男性,能夠盡快返回工作崗位,撐起一家老小。 -
每年約37萬人因異位性皮膚炎就醫 控制不佳有共病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73台灣每年約37萬人因異位性皮膚炎就醫,且8成患者為6歲以下的幼童,研究顯示,約有一半病童症狀嚴重,持續至成年,並非部分家長所認為的「幼兒異位性皮膚炎,長大後會好轉。」 -
以為中暑恐心臟出問題 小暑養生中醫建議多拍打這兩處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96中醫師周宗翰表示,時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後,台灣的天氣常傳變成高溫而午後有雷陣雨的型態,其關鍵就是濕跟熱,容易導致頭暈目眩、肩頸僵硬、容易疲倦、四肢痠軟、嘔吐、腹瀉、腹脹、頭脹痛、體溫升高、覺得補充再多水也無法解渴、心悸等,這時千萬別輕忽以為是中暑,小心是心臟出問題。